辛丑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紧紧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全国上下防控疫情坚决有力”,在与病毒殊死较量的关键时期,“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战争,事关人人,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和麻痹。
科学防疫,重在日常。日常的预防是最重要的,实践证明也是最有效的。不重视个人卫生习惯,病毒随时都有可能来袭,做好个人防护是阻断疫情传播链条的重要措施,是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要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将其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不给病毒可乘之机,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勤洗手,消杀病毒细菌。钟南山院士多次提醒,要注意通风、勤洗手,打喷嚏掩住口鼻,坚持锻炼身体。新冠病毒往往会通过手和口、鼻等其他部位进入体内,平时洗手的整个揉搓过程不应少于20秒,推荐标准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咳嗽)应立即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或口鼻。含酒精的免洗洗手凝胶、消毒湿纸巾的杀菌作用是非常显著的,75%浓度的酒精凝胶对新冠病毒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戴口罩,切断飞沫传播。李兰娟院士强调预防靠自己,戴口罩、勤洗手,切断传染途径。当我们与没有戴口罩的新冠病毒携带或传播者同在一个密闭空间中时,我们戴口罩与没戴口罩的传染率分别是30%和90%;假如此时新冠肺炎患者与我们都正常佩戴口罩,传染率为1.5%,若两者都戴好口罩且相距1.8米时,此时传染率几乎为0。我们在做核酸检测排队时和购买食品、生活用品或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必须佩戴好口罩。疫情无情人有情,口罩并不会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反而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
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张伯礼院士呼吁大家能不聚集尽量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因此,在交谈、排队时我们要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一定要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或手部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切实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核酸检测点、碰触公共设施、外出归来等,要及时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宅”寝期间,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遏制疫情的蔓延。
当前,国内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暴发交织叠加态势。在长时间的抗疫斗争中,难免会产生辛苦与疲惫;面对封闭生活与疫情防控,有时也会有“进退两难”与“举措不当”。在事关身体健康的大事上,定要守住规则的红线,打开安全的绿灯,高度重视卫生防控工作,从每一个良好习惯做起:出门戴口罩,外出勤洗手,坚持不聚集,从方方面面将病毒阻隔,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病毒传播的细节链条。
科学防疫,重在自己也可以影响他人。我们自己严格要求了,同样可以影响身边的家人同事或者朋友。有效的防护、积极的心态、对各种信息的甄别,有时哪怕就是在一个群里的小小常识的普及,或者转发一个正规渠道的消息,都能及时影响身边的人。
在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时期,少一些懈怠与侥幸,多一些自律与自觉,守护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是当下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坚信,没有哪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哪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凛冬散尽,星河长明,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筑建抵御新冠病毒的防御长城。待到疫情终时,长安仍是江山如故,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