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传承科学家精神,勇担卓越工程使命

西安交大师生赴四川绵阳开展 “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专题学习活动

日期:2025-11-28 18:22 浏览量:

2025年11月19日至21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研工部联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组织近60名师生党员赴四川绵阳,以“传承科学家精神,勇担卓越工程使命”为主题,开展“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专题学习活动。本次学习通过现场教学、情景宣讲、互动研讨等多元形式,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锤炼攻坚本领,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践中笃行实干、勇担使命。

笃行报国立初心

11月19日,专题学习活动开班式在四川绵阳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包凯致辞,他要求学员们在学习中要做到结合两弹城和西安交通大学担当国家使命的历史、结合“两弹一星”精神与西迁精神的内涵、结合前辈科学家爱国奋斗的高尚品质和当前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际。他希望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全身心投入每一堂课程、每一场讨论,从科学家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努力成长为能够勇挑重担、善于攻坚克难,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卓越工程人才。

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副院长梁胜朝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希望学员们以此次专题学习为契机,深悟“两弹一星”精神内核,凝聚科研报国的奋进力量,将学习所得转化为实干担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蓬勃青春动能。

在接下来的专题报告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校教授、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特聘教授范植开结合丰富史料与科研管理实践,系统梳理“两弹一星”事业的战略背景与奋斗历程,生动解读“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内核,引导学员在回望历史中筑牢科技报国信念,增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自觉。

当晚,情景宣讲课《记忆里的“两弹一星”》以沉浸式叙事深深触动在场学员。演员通过深情演绎,生动再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历时五载的归国路,诠释了“科学家有祖国”的赤子之心;科研人员靠算盘与手摇计算机昼夜攻坚,展现了挑战极限的智慧与毅力;郭永怀在生命最后一刻以身躯守护机密文件的壮举,更将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牢牢铸刻在每个人心中。

厚植家国情怀

20日至21日,学员们开启了一场由缅怀到践行、由历史到当下的红色精神淬炼之旅。

步入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内,文献实物与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那段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学员们依次走进中物院旧址、张爱萍陈列馆等场所,指尖轻触“绝密红楼”斑驳的墙面,凝视泛黄的手稿与简陋的仪器,仿佛与先辈展开一场无声的对话;在三防教育微课中,通过互动体验深化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理解,全方位感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的使命担当。

在邓稼先旧居简朴的院落前,全体学员庄重肃立,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誓言在庭院中久久回荡,既饱含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奋斗初心、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信念。

学员们还一同踏上象征报国之路的“邓稼先小道”。这条2.5公里长的“功勋路”,曾是邓稼先往来住所与实验室的日常路径,如今成为学员们追寻精神足迹的重要一课。脚下碎石崎岖,山风掠过耳畔,大家步伐坚定,在沉浸式行走中体会个人选择与民族命运的交融。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两弹一星”精神愈发具象,科研报国的信念愈发坚定,先辈精神正转化为大家奋进新质生产力建设的不竭动力。

砥砺奋进建新功

学员们围绕连日学习的所见所感展开深入交流。从范植开教授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系统解读,到情景剧中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的赤子情怀;从博物馆内见证历史的实物文献,到重走邓稼先小道——连日沉浸式学习所积累的感悟在思想碰撞中持续升华,宛如同几十年前在此奋斗的科研先辈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材料学院胡欣蕊表示,走进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在“两弹城”的旧址与展馆中,我完成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今日的岁月静好源于先辈的负重前行。我将把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履职担当的实际行动,以初心守使命,以实干建新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物理学院丁思丹提及,西迁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爱国底色相通、奋斗特质相融、奉献追求同源。此次学习,不虚此行,这不仅是一次党性洗礼,更让她坚定了初心:以先辈为榜样,在新时代勇攀高峰,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电气学院王勇谈到,钱伟长先生“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的话语令我深思。作为电气学子,面对智能大电网时代的召唤,他将以开拓者姿态投身能源事业,用坚定信念与实干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绽放青春风采。

能动学院何鑫磊提及,此次学习让他真切感受到,与老一辈科学家在简陋条件下用算盘、手摇计算机创造奇迹的岁月相比,新时代青年拥有的科研条件何等优越。他愈发笃定要珍惜当下资源,将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紧密对接,以实干担当回应时代的召唤。

人居学院苗博雅表示,此次学习让她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深层的领悟。她谈到,作为环境领域的青年学子,要将这份精神力量融入专业学习,在未来,她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勇于探索“少有人走的路”,用实际行动践行“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青春担当。

生命学院刘少山谈到,站在邓稼先旧居前,望着那条他每日往返的“功勋小道”,我久久驻足。作为一名生命学院的学生党员,我意识到老一辈科学家的坚守与我们日复一日的探索,本质上是同一种精神脉络的延续。

国家储能产教融合平台吴畅表示,站在先辈奋斗过的土地上,他更清晰地看到西迁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的共通之处:都是以个人理想呼应国家召唤。老一辈在戈壁滩用算盘计算、于黄土地扎根奉献的身影,让他读懂了“国家有需,吾必前行”的赤诚;今后,他将把这份赤诚转化为储能领域的科研攻关之力,为破解“卡脖子”难题贡献青春智慧。

此次四川绵阳实践学习之行,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更是一次磅礴的精神洗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安交通大学党委研工部将持续深化“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主题教育品牌建设,引导广大研究生骨干在“两弹一星”精神的感召下砥砺初心,在科技自强的使命驱动下奋勇前行。

文字:党委研工部 国卓院 电气学院 能动学院 苗博雅
图片:党委研工部 国卓院 电气学院 能动学院 苗博雅
视频:宣传部 周浩然
编辑:闻道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