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西安交大举办第十期“飞鸟论坛” 聚焦场景驱动与产教融合

日期:2025-11-28 18:12 浏览量:

11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十期“飞鸟论坛”在创新港涵英楼教师驿站举行。论坛以“场景驱动,交叉赋能——锻造产教融合的交大引擎”为主题,邀请教授专家与校内青年教师代表展开深度研讨。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段恒强主持活动。

政策解读锚定方向,三大优势夯实转化基础

科研院副院长、重大专项处处长李小虎教授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并结合学校创新“产教融合”科研组织模式、驱动学科行业深度交叉融合的实践进行分享。他指出,面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新要求,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6352工程”和“1121模式”为破解当前高校产学研瓶颈问题提供了生动范例。他围绕“十五五”期间学校重点布局领域和具体举措进行详细介绍,鼓励大家借助学校“成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完善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机制”三大优势,全力投身产学研深度融合实践,为提升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贡献力量。

跨界案例实证价值,交叉融合破解转化难题

两位特邀专家结合实战经验,为大家带来成果转化的“鲜活案例”。西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西安西图之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数学学院李慧斌教授分享了自己科研攻关和创立公司的历程和思考,李慧斌教授带领团队将3D人脸识别技术与产业结合,打通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双向循环的通道,将数字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李慧斌教授详细阐述了从场景需求挖掘到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节点及广泛应用,为大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操路径。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化工学院王斌副研究员以氢能产业为切入点,讲述自己打破科研“围墙”的创业经历。他表示,从实验室催化剂配方到加氢站实际应用,团队曾面临产业化适配、商业化定位、资金获取等多重挑战,而破解之道在于 “精准识别氢能场景下的市场需求,主动对接政策红利,进行风险管控,同时保持与学校的科研协同”。他指出,成果转化不是技术单向输出,而是技术与需求的双向适配,引发在场教师强烈共鸣。

交流环节,大家围绕如何更敏捷地响应场景需求、在产学研融合中培养复合型人才、参与产学研时间精力分配等话题展开热议,现场研讨氛围热烈。段恒强在总结时指出,场景创新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要让科研成果转化嵌入国家战略场景、产业升级场景以及民生需求场景,切实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助力,为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做出交大人的贡献。

“飞鸟论坛”深耕人才“四心”工程沃土,通过搭建跨学科对话平台,鼓励青年教师打破学科边界,持续激发学术创造创新活力。下一步,论坛将着力打造“学科交叉-思想碰撞-创新策源”的良性互动闭环,让更多青年学者在跨界对话中找到“新大陆”,在协同攻关中结出育人的“新硕果”。

文字:党委教师工作部
图片:党委教师工作部
编辑:闻道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