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新疆—西安交通大学多民族青年医学研究人员临床研究与大数据分析能力提升研修班”在创新港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助理郭艳英,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颜虹、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雷利利、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邢旭宁、医学部党委副书记陈晨、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岳甜出席开班仪式,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委员、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曾令霞主持仪式。

开班仪式上,颜虹阐述了研修班在促进东西部协作、加强民族团结、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多重意义。曾令霞聚焦医学研究统计设计核心,系统讲解疾病全周期研究问题与临床试验设计关键要素,为学员规范研究实践提供方法学支撑。郭艳英回顾了校地合作的丰硕成果,对西安交大“授人以渔”的帮扶模式以及所有作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表示了感谢,勉励学员将所学转化为服务新疆各族人民的实际行动。

为期五天的研修班,包含学术讲座、实地参观等科研与文化交流活动。学术活动方面,十余位专家围绕临床研究设计、大型队列建设、统计方法创新、预测预警模型等主题开展系列讲座,有效促进了跨地区医学科研合作的深入发展。课堂之外,学员们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感悟家国情怀;此外,学员们还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在秦汉文明的璀璨遗存中深化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

在本次研修班举办前,校地协作已取得显著成果。公共卫生学院师生此前已多次赴新疆开展学术交流,在西部内分泌代谢论坛、“天山论健”大会等平台分享前沿研究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和新疆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人才交流、协同攻关等长效机制。研修班期间,专家围绕新疆四地州慢病精准防控、呼吸疾病队列建设等开展专题研讨,明确了“精准识别—分层管理—资源优化—文化适配”的防控路径,规划出多民族地区慢病队列建设的技术方案与实施步骤。

此次研修班的举办,不仅提升了新疆多民族青年医学工作者的科研能力,更构建了校地协同、学科互补、文化交融的援疆新模式。未来,西安交通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深化与新疆地区的医疗卫生合作,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健康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健康保障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更多交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