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科技自立自强】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肤病院刘亚乐/夏育民教授团队

揭示TWEAK调控寻常型天疱疮炎症反应关键机制

日期:2025-11-10 09:00 浏览量:

寻常型天疱疮(PV)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其核心病理特征为抗桥粒芯蛋白(Dsg)自身抗体(PV-IgG)触发的免疫炎症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皮肤和黏膜广泛水疱形成。尽管PV-IgG被认为是致病始动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后续放大的炎症反应在组织损伤及病情进展中具有关键推动作用。然而,这一炎症放大过程的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作为一种多效性炎症因子,是否参与PV的炎症进程及其作用机制,是理解该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科学问题。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亚乐/夏育民教授团队在皮肤科权威杂志《英国皮肤病杂志》(Br J Dermatol)上发表题为“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蛋白(TWEAK)与天疱疮炎症及疾病活动度相关”(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 (TWEAK) is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ion and disease severity in pemphigu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揭示了TWEAK在PV发病过程中促进炎症反应的关键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深入理解PV的免疫炎症调控网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研究团队通过对60例新发PV患者及5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进行分析,发现PV患者血清中抗Dsg1抗体水平不仅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DAI)呈显著正相关,还与TWEAK、IL-6、TNF-α等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CCL5、CXCL8水平密切关联,提示全身性炎症状态与PV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进一步对患者皮损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病灶局部存在TWEAK与PV-IgG的显著共表达,并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浸润,从组织层面证实了局部免疫炎症失调。

在机制层面,研究通过体外细胞模型深入阐释了TWEAK在PV中的核心作用:一,TWEAK可增强PV-IgG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桥粒内化,直接破坏细胞间连接,促进水疱形成;二,PV-IgG能够诱导角质形成细胞高表达TWEAK,进而促进IL-6、TNF-α、CXCL8、CCL5等关键炎症介质的表达上调。上述结果提示TWEAK处于PV炎症环路的核心枢纽位置,不仅参与炎症信号的放大,也直接加剧细胞间连接的破坏。

该研究首次在PV中系统揭示TWEAK的炎症调控功能,阐明其在连接自身抗体与炎症效应中的桥梁作用,不仅深化了对PV发病机制的理解,也为开发靶向TWEAK信号通路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实验基础。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彭雪婷,通讯作者为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夏育民教授与刘亚乐副研究员。

文章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bjd/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bjd/ljaf437/8314253?redirectedFrom=fulltext

文字:二附院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