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共鸣,长安同梦。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研讨会化工分论坛于11月1日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泓润楼李成刚报告厅召开。西安交大化工学院院长杨贵东、分党委书记苗晋英、副院长陈飞、学院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13名青年学者参会。会议由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段培高主持。
杨贵东发表欢迎致辞。他指出,陕西地区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化工学科作为支撑产业升级的关键学科,亟需青年学者注入创新活力。学校和化工学院不管是从薪酬以及各类支撑保障,都将为各位学者提供比较有竞争力的待遇。他表示,希望以本次分论坛为契机,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在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扎根发展,共同探索绿色化工、高端材料、低碳催化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方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陈飞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平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介绍学院概况,重点展示了学院在特色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与优势,向全球青年学者发出了“共建科研团队、共促学科发展”的诚挚邀请。

在学术报告环节,13位海内外青年学者依次登台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学者们围绕“战略金属回收与功能材料制备的新路径”“多孔碳基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储能应用”“金属硫电池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智能仿生纳米纤维与可持续材料”“生物启发的选择性定向液体传输和液滴操控”等前沿主题,结合实验数据与案例分析,深入解读了各自领域的创新思路与技术突破。报告过程中,现场嘉宾与学者们针对研究难点、应用前景展开热烈互动,碰撞出诸多具有实践价值的学术火花。

苗晋英主持召开人才座谈会,她对参会学者到访化工学院表示热烈欢迎,并针对学者们关心的人才引进政策、科研支持措施及生活保障服务,团队组建、项目申报、职称晋升等问题逐一解答,为意向人才搭建起高效沟通桥梁。

会议期间,学者们实地参观了化工实验平台,近距离了解先进实验设备、科研基础设施及产学研合作成果,对学院的科研条件与创新氛围给予高度评价。
此次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研讨会化工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海内外青年学者搭建了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更推动了全球化工领域人才资源的对接与整合。未来,学院将持续依托此类高端平台,深化与海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加入,为化工学科创新发展与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