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东阳光集团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唐火强、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吕根品率队到访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电子学院。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徐友龙教授团队签署校企合作项目,就高压铝电解电容器先进电极箔技术开展深度合作。电信学部党委书记梁莉、副主任高峰,电子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飞等出席签约仪式。此次校企合作将面向电极箔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开展攻关,建立先进电极箔联合实验室,共同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新高地。

梁莉代表西安交大电信学部对东阳光集团的来访表示欢迎。她表示,西安交大电信学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四个面向”,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西安交大与东阳光合作基础深厚,徐友龙教授数十年深耕电容器与储能技术,带领团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早年在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等关键技术上与东阳光集团开展过重要合作。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在电子新材料领域不断拓展务实合作,汇聚创新资源、攻克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升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交大智慧”和“东阳光力量”。

吕根品对西安交大长期以来给予东阳光集团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东阳光与西安交大渊源深厚、合作紧密。徐友龙教授团队长期坚守电容器关键技术攻关,尤其在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领域成果显著,被誉为行业的“黄埔军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徐教授团队关于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腐蚀扩面技术的原创性成果在东阳光成功转化应用,助力东阳光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极箔供应商。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进一步全面提升公司电极箔的技术水平,实现高水平技术自立与高质量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徐友龙回顾了与东阳光集团“两次牵手”的历程。他指出,90年代以前,我国尚不能自主生产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铝箔,整个行业处于被日本“卡脖子”状态。90年代初,高比容高压阳极铝箔铬酸腐蚀技术在东阳光成功转化,打破行业长期对日本进口的依赖,实现高比容腐蚀铝箔全面国产化,产量跃居国际首位并实现对日返销,使我国电极箔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此次双方在阳极铝箔技术领域的再度携手,必将掀起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技术升级新浪潮。

唐火强对徐友龙教授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深耕国产高端电容器领域、矢志攻关关键核心技术表示崇高敬意。他指出,东阳光集团从白手起家,发展至今日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产业规模逾800亿元,离不开徐教授及其团队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与赋能支持。东阳光与徐教授团队的长期合作,不仅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范例,更是西安交大以高水平科技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进步的有力实践。面向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协同发力,在科技创新引领、人才联合培养与机制创新等方面系统推进,共同打造校企协同新标杆,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储能材料研发与能源低碳转型贡献更大力量。

徐友龙、唐火强代表双方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梁莉、高峰、吕根品、郭德超、李飞等见证签约。
东阳光集团下属新能源研究院、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乌兰察布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东阳光科元器件部相关负责人,西安交大电信学部电子学院、先进储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所等单位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