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交大附中梁寅子老师参与主讲

日期:2025-09-17 17:30 浏览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等单位组织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光荣自豪中国人。

本次思政大课分为小学课程“众志成城”、初中课程“中流砥柱”、高中(中职)课程“精神丰碑”、大学课程“大国担当”四个篇章,通过“人民网+”客户端等平台面向全国播出。其中,西安交大附中思政课教师梁寅子主讲初中篇“中流砥柱”,带领学生们回望烽火岁月,探寻历史答案。梁寅子老师以生动的讲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本节课以英雄后人讲述、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AI活化历史等创新形式,串联“擎起先锋之旗”“扬起领航之旗”“扛起担当之旗”三大板块,从初中学生认知视角出发,通过故事化、场景化的呈现,引导大家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伟大贡献,形成“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的正确观点,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定决心。

课程播出后,引发了广大师生的热烈讨论和强烈共鸣。西安交大附属中学兴庆校区初二7班王胥燊表示,听了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后深受触动,明白了英雄的真正含义是拥有坚定的意志。延安中学初二8班郝婉彤说,看到AI里延安小朋友讲革命根据地的故事,让她更加坚定了弘扬抗战精神的决心。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学生唐泽儒也激动地表示,要铭记历史,担当起未来的责任。

同时,课程也引发省内思政课教师及学校管理者的深刻思考与广泛认可。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思政课教师武莉娟表示,要将本地抗战资源融入教学,让课堂更具温度与说服力。延安中学思政教师罗峻鹏称,将利用好校史馆等红色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西安交大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訾艳阳表示:“这节思政大课既是陕西思政教育成果的展示,也为我们如何用好红色资源、讲好抗战故事提供了范例。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推进与育人实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育人格局。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红色教育,通过‘红色故事宣讲团’‘红色研学实践课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次全国同上一节思政大课的初中学段授课任务由陕西省承担。陕西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指导推进。陕西省教科院精心遴选优秀教师组建备课团队,反复打磨课程内容。

陕西省教科院思政教研员夏波表示:“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好思政课系列讲话的深刻内涵。思政课的生命力在于讲好思政故事,本节课就是在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抗战故事。思政课要从历史观照现实,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而且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主讲教师梁寅子表示:“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思政大课活动令我终身难忘、深受启发。今后教学中应进一步聚焦‘四史’教育,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道路选择的必然性,引导学生汲取奋进力量,并用新时代党的故事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推动其从‘旁观者’转变为‘主人公’。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教师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培根铸魂的使命。”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段伟评价道:“本节课梁寅子老师用走心的故事、生动的表达、亲和的姿态上出了一节有情感、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这正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要做到‘八个相统一’要求的鲜活实践。”

在回望全民族抗战的峥嵘岁月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流砥柱的历史必然,筑牢爱党爱国的信仰根基,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时代的光芒。

文字:附中
编辑:徐琛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