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在学生成长关键节点的引导支撑作用,提升新生入学体验,教务处试点开展本科生导师迎新专项活动。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在化工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基础医学院三个学院,通过本科生导师迎新、导师见面会等活动,让2025级新生们在入学之初便感受到学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温度与力度,为他们积极开始大学生活、清晰规划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教务处统筹协调,于7月召开本科生迎新工作专项筹备会,明确了“精准匹配、专业指导、温暖服务”的工作要点,敲定全流程方案。化工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基础医学院积极推动落实,按照“学科适配+个性化需求”匹配师生关系。面对新生还未进校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通过全媒体方式解读本科生导师制度与迎新活动安排,点对点发送本科生导师工作安排短信,确保每位学生提前了解自己的本科生导师。
化工学院——茶话筑新梦,驻舍递温情
8月21日晚,化工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以“赋能启航,共绘未来”为主题的本科生与导师茶话会。化工学院副院长伊春海、教学主管杨艳、教务处通识教育主管杨程、多位本科生导师代表以及2025级新生与家长共同参与了本次交流活动。活动通过轻松愉快的氛围,帮助新生和家长深入了解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与运行机制,搭建起家校协同育人的桥梁。
伊春海代表学院对新生和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院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情况和导师制的实施背景。他强调,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与全面关怀。优秀导师代表周强教授和蔡柳溪副教授分别结合自身带教经验,分享了导师如何在学业、科研、生活、心理等方面助力学生成长。


会后特别设置了“师生共绘未来”创意环节。每位新生在导师的陪伴下,在时间轴画纸上共同绘制对大学生活与专业学习的期待。随后进行的分组交流中,导师与家长、学生围桌畅谈,就学业督促、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等话题展开深入对话,气氛温馨而热烈。

化工学院还组织了导师迎新注册,在学校南门入口处、书院注册点设置导师迎新,安排15位导师轮流值班,为新生提供一对一的入学指导和答疑解惑,帮助同学们高效完成注册流程,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感受到学院的关怀与支持。并由5-8位骨干导师组成走访小组,深入新生宿舍,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入住情况和初步适应状态,及时解答生活与学习方面的疑问,传递学院温暖,增强新生的归属感。


网安学院——全员全覆盖 专业引航向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实行“全员导师制”,学院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迎新工作,为66名2025级新生提供全方位指导。
迎新前夕,学院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迎新工作建议及操作指南》,确保每位导师都能准确把握工作要求和指导方法。教师们积极准备,精心设计迎新方案,力求为新生提供最专业的指导和最温暖的关怀。
在兴庆校区南门迎新点,导师们轮流值班,耐心解答新生和家长的疑问。从报到注册到宿舍安排,从课程设置到未来发展,导师们都给予了详细解答。
8月22日下午,组织2025级新生家长见面会,学院领导就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发展前景、培养方案和就业方向进行了详细介绍。“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师制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陶静副院长在介绍中强调。随后,陆续开展导师见面,网安学院2025级新生已在导师的指引下开启了大学生活的新篇章,这份独特的“导师礼包”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助力他们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展翅高飞。
本科生工作不仅体现在迎新环节,更将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导师们将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发展、科研训练、竞赛参与和职业规划,学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本科生导师迎新试点,探索出一条适合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基础医学院——优师精准配,学术启新程
基础医学院在新生入学前夕,精心选派43名优秀教师组建导师团队,成员既包含经验丰富的教学专家,也吸纳了富有创新活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的导师队伍。完善导师信息库,完成对医学类2501班、2502班及基础医学拔尖计划2501班全体学生的导师分配工作。
随着新生陆续报到,导师工作全面展开,导师们积极与学生建立联系,通过微信、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每位新生的特点和需求。在初次接触中,导师们耐心解答新生关于专业学习、校园生活等方面的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和要求,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学院还将在新生军训结束后组织师生见面会、实验室参观、学术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提前感受学术氛围,培养专业兴趣和研究热情。相信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2025级新生必将更快地适应大学环境,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在医学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此次本科生导师迎新专项活动,不仅是一次育人实践创新,更是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生动诠释。从化工学院温馨的师生茶话会、网安学院全方位的“全员导师制”服务,到基础医学院细致入微的个性化指导,三个学院各展所长,将全员育人落到实处,让新生在入学之初便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支持。
教务处将总结试点经验,推动本科生导师制度与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深度融合,从学业规划到科研引导,从生活关怀到心理疏导,从职业发展到价值塑造,将通过更完善的服务体系、更精准的指导模式,为每一位学子搭建成长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