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生深入了解专业内涵与发展前景,南洋书院于8月22日联合电气学院、电子学院与微电子学院,共同举办“培养方案解读暨选课指导”主题新生专业养成教育讲座,聚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分别邀请电气学院副院长祝令瑜、电子学院副院长谭文疆、微电子学院副院长程军主讲,详解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毕业去向及在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鼓励新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主动探索、夯实基础、积极参与科研竞赛,充分利用学院优质师资与先进平台,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
电气学院副院长祝令瑜系统介绍了专业基础理论、核心技能、必修科目及特色方向模块,重点解读了四种个性化培养方案“常规型”“科学研究型”“交叉融合型”与“创新创业型”,针对这四种培养模型模式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业路径,并介绍了顺应全球能源转型趋势的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方向。在毕业发展方面,学院与多所国际名校保持合作,开设高水平课程;本科毕业生主要选择升学或进入电力设备、制造业、电力系统运行等领域就业。

电子学院副院长谭文疆为新生全面解析了专业培养方案以及培养目标,针对专业培养方案的主题框架,详细介绍了整体的学分结构以及各课程版块的学分,并为同学们提供了详尽的选课规划指导。他强调新生需重视入学适应期,完成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规划”的学习模式转变,并结合大学四年成长节奏,给出分阶段选课指导,并建议从打牢基础、探索实践到明确方向、圆满收官分阶段规划大学四年;要求同学们深刻理解专业特色,扎实学习,践行学校“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育人理念。

微电子学院副院长程军深入剖析了学科特点、培养体系及未来机遇,结合华为芯片等案例,生动阐释了集成电路技术在5G通信、人工智能、国防安全等领域的核心支撑作用。学院依托“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培养特色,构建了覆盖半导体物理、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的全链条课程体系,并与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等领军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他还围绕“全链条课程选课逻辑”与“校企资源对接”针对选课给出详细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善用学院微纳加工平台、芯片测试实验室等先进资源。

本次培养方案解读暨选课指导讲座为南洋书院2025级学子提供了“专业认知+选课规划+成长路径”引导,帮助新生不仅明晰了各阶段学业重点与选课逻辑,更掌握了“以选课对接目标、以课程赋能发展”的规划方法。书院与学院将持续深化协同,搭建实践平台,助力每一位新生夯实基础、提升创新能力,对未来形成清晰且可行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