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冠名赞助、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天正设计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天津大学举办。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交通大”队(队长:王博文、队员:罗富文、张晶晶、范瀚鸿、刘晓)在杨敏博、黄哲庆、康丽霞和张桥四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西北赛区决赛特等奖和陕西省决赛特等奖。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是全国性A类赛事,是全国高校化工专业级别最高、影响最大且最具挑战性的本科生化工设计竞赛。本届竞赛命题是“为某大型化工企业设计一座二甲基亚砜清洁生产的分厂,要求技术符合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本届赛事自3月启动以来,全国共有479所高校的4337支队伍报名参加本届赛事,参赛人数超2万人;经过各个赛区选拔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共73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
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长期以来坚持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综合性竞赛。此次获奖是在实践教学中心等部门的支持下,化工学院在此项赛事中获得的首个国家级特等奖。


教师指导

答辩现场
五位参赛学生在本次竞赛过程中辛勤付出,放弃暑假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大赛准备,通过竞赛各位同学收获满满。
王博文:“在本次化工设计竞赛中,作为本项目的队长,我负责了流程模拟以及换热网络的设计等工作。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感谢学院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感谢指导老师们对项目的指点和打磨、感谢队员们一路付出的努力。这一路走来,我们历经八个月,参与了省赛、区赛、国赛,老师和同学们一遍又一遍地打磨作品,助力我们开创化工学院的历史,实现了首次区赛特等奖、首次国赛特等奖。总的来说,这次比赛是一次宝贵且难忘的经历,也是我以后继续前进的动力。希望下届的学弟学妹们也能拿下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罗富文:“在本次化工设计竞赛中,我负责了流程模拟以及三维绘图等工作。在本次比赛中,我收获的不只是一纸证书,更是一次全方面知识的掌握应用,一套扎实的工程经验,一颗激流勇进的心。我们的荣誉和团队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互帮互助,学院老师的支持、指导离不开干系。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让我在以后的路能够继续砥砺前行。我相信这份荣誉对我们化工人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追求卓越、永不放弃的精神永远存续在我们化工学院的每个人身上。”
张晶晶:“在本次化工设计竞赛中,我负责设备设计及工程制图等工作,这段经历让我收获满满,终生难忘。比赛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但幸运的是,在指导老师们的专业指引和同学们的全力配合下,能够及时获得流程模拟数据,让我的设计能更贴合整体项目需求。同时,学院领导的关怀也给了我们莫大鼓舞,从答辩展示角度给出建议,让我更清晰地梳理出设备设计环节的亮点。这次竞赛让我深刻明白,化工设计是团队协作的成果,我会带着这份经历积累的经验与勇气,在化工领域继续深耕,也期待学弟学妹们能接过接力棒,再创学院辉煌。”
范瀚鸿:“在这一届的化工设计大赛中,我主要负责文档的撰写,安全设计,设备布置与总厂布置工作。有幸能与四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并完成这一艰难任务,也算是没给自己的本科生涯留下遗憾。夺奖归来,心中充满对这段时光的慨然。感谢队长博文、队伍中的效率标杆,支撑起队伍能行稳于今天这一步,整个过程也额外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感谢队员log、晶晶、刘晓,在团队协作中让我收获不少知识和成长,也是在这一合作的过程中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何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属实是一段少有的回忆。感谢四位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在比赛中不计成本地给予我们许多关键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感谢学院领导比赛过程中给予的关怀与重视。最后,希望学院未来能在这一赛事上继续高歌猛进,让交大化工‘化物万千 工成一流’的口号响彻全国。”
刘晓:“历时八个月的化工设计大赛,是我大学时光中一段极为珍贵的经历。本次竞赛中,我主要负责流程模拟与工程图纸绘制任务。在绘制工程图纸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对大赛评分标准的细节把握不够清晰,尽管我反复研读了往届国家级比赛的优秀图纸,不断查阅国家标准和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仍对PID图纸中的诸多细节存在困惑。幸运的是,在杨贵东院长的高度重视、伊春海副院长与段培高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特邀多位业内专家,多次为我们举办线上及线下会议,及时答疑解惑。更令人感动的是,无论多晚,各位老师总是第一时间为我们细致解答。衷心感谢化工学院与老师们的无私付出和辛勤指导!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队友们,从省赛、到区赛,直至全国总决赛,我们始终并肩作战。每一次作品提交,我们都坚持到最后一刻,竭尽全力。因为我们深知,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代表我们化工学院集体的荣誉之战!最终,我们团队十分荣幸地荣获本届大赛国家级特等奖。这份成绩,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队友们的辛勤汗水,是我们共同努力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