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是一类高发、易复发的甲板真菌感染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为2%~18%,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该病通常由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导致甲板增厚、脱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口服抗真菌药物存在较强的肝肾毒性,且需要长期服药,而局部外用药物因甲板屏障导致渗透性差,临床治愈率仅约15%。
针对上述治疗难题,西安交通大学“基础与临床交叉”感染性疾病光动力诊疗研究团队设计并构建了一种新型传递体(Transfersome)药物透甲递送系统(THT),用于联合递送抗真菌药物他伐硼罗(Tavaborole)与光敏药物血卟啉单甲醚(HMME),实现病甲深层穿透与化学-光动力协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该递送系统粒径约为200纳米,表面带负电荷,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可将药物的透甲效率提升约330倍。

在抗菌疗效评价中,THT对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标准株及临床分离株的孢子和菌丝均表现出优异的杀菌活性,展现了化学与光动力治疗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在建立的甲真菌病离体(ex vivo)模型中验证了其治疗效果,治愈率均超过90%。
此外,为了解决新型药物筛选与评价长期缺乏甲真菌病动物模型的难题,研究团队首次建立了一种Sprague Dawley大鼠甲真菌病体内(in vivo)模型。经过THT治疗后,真菌感染清除率达到约90%。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THT能够通过形变作用穿过甲板的微纳孔道,渗透进入甲板内部后恢复形态,实现药物的高效释放。

该项研究成果以《传递体增强抗真菌/光敏药物甲板渗透性用于甲真菌病化学-光动力协同治疗》(Transfersome enhances nail penetration of antifungal drug and photosensitizer for chemo-photodynamic therapy of onychomycosis in a novel rat model)为题,近期发表在药物递送领域国际权威期刊《控释杂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影响因子11.5)上。李翌阳博士生、秦棪楠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叶峰教授、基础医学院刘成程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毛传斌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365925006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