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思·享+”——交通大学·校友大讲堂活动(第一期)在兴庆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西安交通大学校友部、基金会、学工部(处)、研工部、团委、宣传部等联合北京、深圳、上海、西安等校友会共同发起,旨在搭建校友与母校师生深度对话、情感共鸣的桥梁,凝聚校友力量,传承精神火炬,开拓学子视野,启迪未来栋梁——即“传薪火、观世界、知未来”,让卓越校友的真知灼见为在校师生开启认知的新窗、点燃思想的火花。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关系发展部主任许佳辉、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邢晓强出席活动。活动由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关系发展部副主任、校友会秘书长赵力主持。

首期活动聚焦“大趋势与新突破——交大人的担当与探索”这一主题,邀请1981级机械学院校友、深圳明阳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佩珂,1999级能动学院校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战略发展部战略与政研处处长/援青县委副书记、副县长肖宁,2000级科技日语系校友/2004级人文学院传播学研究生校友、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赵新利三位杰出校友代表分别从制造业国际化人才发展、能源动力及传播学不同领域,为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现场气氛热烈,金句频出,掌声不断。

张佩珂校友结合自身多年的丰富经历和深刻见解,为同学们深入剖析了国际化人才发展的关键要素,带来了题为“成为国际化人才”的精彩演讲。他指出,随着中国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化,尤其是制造业在海外的布局日益扩大,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目前中国在国际化人才储备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这为交大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他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强调了在中美博弈等复杂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突破原有低端制造的局限,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迈进,而这一过程离不开大量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张佩珂校友还详细介绍了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专业深耕、熟知国际规则、具备科技视野、拥有跨文化适应能力以及强大的危机应对能力等,并鼓励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就要树立国际化视野,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为未来成为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肖宁校友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用‘爱’到底能不能发电?”的演讲,从一位能动校友的角度全面介绍了能动学院。他首先从网络热词“用爱发电”引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电产生的科学原理,将复杂的技术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描述,让在场师生对发电的基本原理有了清晰的认识。接着他详细阐述了目前电力的三种主要来源类型:火电、绿电(风电、水电、光伏等)和核电。肖宁校友自豪地指出,我国在火电、绿电、核电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均已达到全球顶尖水平,特高压和核电更是成为了国家的大国重器品牌。
肖宁校友介绍了能动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广阔就业前景。他强调,能动学院的学生所学专业紧密关联国计民生,肩负着为国家造“血脉”的重要使命,大有作为。同时,他提醒同学们,只学好技术是不够的,要以“六边形战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包括管理、沟通、协调等综合素质。
在分享个人经历时,肖宁校友讲述了自己从基层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总部干部,再到援青挂职的历程,期间经历了多次转型与挑战,每一次都促使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最终成为能肩负重任的复合型人才。他总结指出:“每位交大学子都该有家国情怀,为国家的事业而努力,用爱发电,把自己锻造成六边形战士和新时代的斜杠青年。”

赵新利校友分享的内容来自他担任首席专家的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馆藏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史料整理与研究(1921-1945)》中的有关事例,并且结合其实践领域为大家讲述了“做传播的三条基本原理——如何赢得人心?”他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生动的现实生活场景以及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详细讲解了传播的核心原理。
他指出,传播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自说自话,要借嘴说话”,即善于借助第三方力量来传递信息,增强说服力。例如,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通过日本人创办的《日军之友》报纸向侵华日军进行宣传瓦解,取得了显著效果。这种方式在现代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明星代言、消费者口碑传播等,都体现了借助他人之口传递信息的力量。他强调了情感共鸣在传播中的关键作用,阐述了如何精准定位核心受众、挖掘受众的情感需求,从而引发共鸣。无论是强调集体记忆与家国情怀,还是关注个人成长与自我认同,抑或是展现日常“小确幸”的传播内容,都能通过情感纽带与受众建立联系,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最后,赵新利校友提出“老实诚实,实事求是”的传播原则。他指出,传播的生命线在于真诚,实事求是地展现产品或服务的特点,才能赢得信任。如劳斯莱斯广告中巧妙提及“车内最大噪音是石英钟秒针声”,农夫山泉广告强调“我们不生产水,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都以真诚的态度传递了品牌价值,增强了品牌可信度。


演讲结束后,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三位校友针对个人职业规划、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未来发展、传播学的应用等各类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本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不同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更让其从校友们的亲身经历和宝贵经验中汲取了智慧与力量,进一步明确了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激发了同学们努力学习、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热情,为交大学子未来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发展贡献交大力量树立了坚定信心。

“思·享+”——交通大学·校友大讲堂将持续邀请更多优秀校友重返母校,分享他们的行业洞见与人生智慧,为广大师生不断呈现更多高质量的思想盛宴,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