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数智教育论坛举行

日期:2025-05-16 15:56 浏览量:

5月13日,由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校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主办,新疆大学协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数智教育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86所高校的20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中国C9高校、山东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乌拉尔联邦大学、格罗德诺国立大学、南乌拉尔国立大学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发展、智慧校园建设、数字化转型探索等主题做论坛报告。“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数智教育论坛”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2025年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坛分别由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单智伟,南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校长艾哈迈德-扎基·达尔汗,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副校长格拉乔夫·格奥尔吉主持。单智伟表示,当前数智化浪潮正深刻重塑教育形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课题。希望通过交流共同探寻上合组织大学数智教育的创新路径,携手绘制教育合作的崭新蓝图。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单智伟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副校长格拉乔夫・格奥尔吉

南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校长艾哈迈德-扎基·达尔汗

在主旨报告环节,各国高校代表分享各自在数智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深刻思考。格罗德诺国立大学校长基图尔科・伊琳娜・费奥多罗夫娜以《数字教育作为保障大学创新教育质量的工具》为题,介绍了该校在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下,自2020年实施超前发展规划,通过成立数字转型委员会、研发多元数字服务等举措,构建起完备的数字教育生态体系。她提出,希望借助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教育联盟平台,深化国际高校间的数字化教育经验共享。

北京大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蒋广学作《北大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的主题报告,回顾了40年来北京大学从信息化到智慧校园的发展历程。他指出,智慧校园建设需明晰技术、业务及管理逻辑,强化机制保障并平衡惯性与变革。北京大学将坚守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清华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小平作《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应用实践》的主题报告。他提到,清华大学构建了“顶层统筹、院系落实、教师主导、学生协同”的四级联动机制,并以AI助教、知识图谱构建等十大前沿场景为核心矩阵,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未来将依托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创新教育范式。

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文智作《校园处处用AI,师生人人会AI——“浙大先生”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分享了“浙大先生”AI教育实践成果。面对AI重塑教育生态的机遇与挑战,浙江大学提出重塑教学共同体、构建新教育伦理框架、打造人机共生生态三大理念。未来,浙江大学将构建开放共享的智能体开发体系,助力创新教育生态。

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张凯作《数据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报告。她指出,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正深度驱动教育领域的创新变革。同时强调,人工智能应用建设需与安全治理同步推进,探索安全、可靠、可信的应用路径,是教育与科技领域共同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薛开平作《中国科大数智化转型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他指出,面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对网络安全的新挑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凝练特色、强化支撑”为原则,稳步推进数字一体化智慧校园建设。学校成立专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期待与国内外高校加强数智化交流与合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于游在《高水平网信工作助推一流大学建设》中指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需要全面动员的系统工程,要以战略为根本、数据为核心、智能为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围绕这一理念,通过打通多校区网络、整合业务平台等举措推进网信工作。愿与各高校携手,共创上合组织高校数字化未来。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锁志海作《西安交大人工智能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西安交通大学以“交晓智”平台为核心,搭建面向校园各场景的智能体应用,构建了人人创AI的良好生态。未来将持续深化AI原生智慧校园建设,助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张建兵作《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发展的南大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围绕顶层设计、基础建设、数据整合、安全保障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南京大学在推动人工智能方面的积极探索。他指出,智慧2.0时代需强化数据协同整合,推动信息化应用从可用、易用迈向智能化,以此驱动数字化转型。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姜开达作了《AI赋能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的主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通过设计AI应用平台集成多种模型能力,推出翻译、智能出题等应用,有力推动科研与教学进展。同时在学校APP、行政管理等多场景引入AI,推行“数字员工”。未来将通过调研需求、技术支撑与工程化推进,深化AI落地应用。

山东大学数智化支撑研究院院长郭晓东作《数智山大:双轮驱动,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他提出,山东大学正以“AI+”与“数据城”为双引擎,构建“数智山大”生态体系,加速数智技术与教育全链条的深度交融。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浪潮,期待与国内外高校协同创新,共同擘画高等教育未来新图景。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戴桂菊,乌拉尔联邦大学亚太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科尔涅夫·尼基塔·安德烈耶维奇,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经济系副主任安德罗诺娃·因娜·维塔利耶夫娜,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世界政治进程教研室教授季诺维耶娃·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国际教育中心主任瓦西里耶娃·塔季扬娜·维克托芙娜,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环境学院外务副院长波普科娃·安娜·弗拉基米尔罗芙娜6位国内外专家分别从跨国人才培养、经济合作、法学实践、人工智能发展、生态赋能人才成长等多角度,分享了深化多边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本次分论坛深入交流了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智化新动能。

文字:网信中心 国际处
图片:网信中心
编辑:闻道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