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触摸文明脉搏,勇担传承使命

电信学部师生代表赴西安国家版本馆参观学习

日期:2025-05-12 08:26 浏览量:


5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团委组织电信学部第四期“EI星计划”成员、网安学院2024级专硕党支部以及电子学院2024级学硕第一党支部等师生代表赴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文济阁),共同开展“触摸文明脉搏,勇担传承使命”主题实践活动。活动聚焦学习载有中华文明印记和地方特色印记的各类版本,通过沉浸式、场景化教育模式,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步入展厅,镌刻“宅兹中国”的何尊庄重地矗立,青铜纹饰中蕴含着西周先民对“中国”的原始定义;《永乐大典》的朱墨熠熠生辉,万册典籍凝聚着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从商周甲骨到丝绸之路文献,从泛黄家书到红色报刊,15万件展品在科技的加持下焕然一新,甲骨文与秦简隶书通过多媒体互动展示其演变轨迹;在恒温恒湿的典藏库内,600余件丝绸之路版本见证着千年文明交流互鉴的清晰脉络。

在历史文化长廊中,左侧的甲骨文与右侧的芯片形成古今对话。余恩得老师感慨道:“版本馆不仅是历史的宝库,更是展望未来的起点。从龟甲上的灼痕到硅基晶圆,载体形态虽跨越三千年,但‘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精神却一脉相承。这正是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需要深刻领悟的文明密码。”

史晋明同学表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彰显了文化地标的重要象征意义;15万件珍贵版本的保存,体现了文明基因的宝贵传承;张载先生‘为往圣继绝学’的崇高箴言,则昭示了青年一代需要肩负起传承文化火种的神圣使命。”郜祺同学从自身专业方向角度出发,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地推进《陀罗尼经咒》等古籍文献的数字化转换,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科技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师生们齐聚于圭峰山脚下,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文明的传承必须坚持正道,勇于创新。作为交大电信学子,不仅要结合自身深入研究电子与信息相关的前沿科技,更要努力解读青铜纹饰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以跨学科创新为文明基因注入新活力,让承载中华智慧的“文化芯片”在新时代持续迭代升级。

文字:电信学部
编辑:王恺悦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