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活动主题为“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活动由陕西省知识产权局指导,西安交大主办,多家单位联合承办,吸引了近百名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和师生参加。

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在致辞中表示,西安交大始终将知识产权作为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经过40年发展,学校已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教育科研体系,未来将继续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创新成果转化。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迎波指出,西安交大作为科教高地,是陕西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双方将深化战略合作,构建跨国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体系。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部主任李向锋、西安知识产权法庭法官刘淼、西安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副支队长杨全民分别致辞并表示,将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按照立足陕西、服务全国、辐射“一带一路”的定位,进一步深化院校合作,构建知识产权的交流桥梁。

活动现场举行了由陕西省知识产权局与西安交大共建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和由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与西安交大共建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基地”的发布仪式。

在主题报告环节,西安交大知识产权研究院教授权彦敏、西北大学法学院讲师刘桢、方兴世纪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宏武分别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衔接与优化”“如何评价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著作权法的影响”和“数字资产与知识产权”作主题报告,探讨法律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在专题报告环节,陕西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战国,西安交大知识产权研究院副教授刘丽娜、西安信达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顾问赵春雷三位发言嘉宾作专题报告。从标准化建设、非遗保护、专利风险识别等角度展开专题研讨,提出构建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等实践路径。

会议还颁发了“方兴世纪知识产权奖学金”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奖学金”,获奖代表博士生占妮在发言中表示将坚守学术初心,助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西安交大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马治国在总结中表示,本次会议通过三大基地建设,将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医药传承发展等工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