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导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树立先进模范典型。第二届“研究生教育青年优秀导师”评选活动选树10位青年导师,他们恰似熠熠生辉的新星,以蓬勃朝气与无限潜力,以高尚师德为笔,以精湛教学为墨,以创新科研为纸,书写育人华章,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明军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王明军,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进核能与核动力系统的热工安全科研及教学工作。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面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GF预研基金等20余项科研课题。王明军爱岗敬业,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强化课程思政,在学生培养中深植使命意识,培养学生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将“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交大西迁精神有机结合,贯穿核专业学生培养,已培养博士/硕士毕业生15人,其中2人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指导研究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获国家公派资助到国际原子能机构实习,合作指导在读博士生1人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学生项目。
闫柯 机械工程学院

闫柯,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滚动轴承数字化设计、智能监测与运维方向研究,致力于提升我国轴承行业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主持各种国际、国家重点课题及企业项目30余项。坚持“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努力为轴承行业培养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在研究生指导工作中,闫柯勤勉自律,始终坚守在科研育人的第一线,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悉心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健康。已培养博士/硕士毕业生26人,其中2人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优秀人才计划”,指导在读博士生1人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学生项目,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锦囊-2023优秀奖、“腾飞杯”特等奖等。
李义宝 数学与统计学院

李义宝,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3D打印的图形处理与拓扑优化、模型与数据驱动的大数据处理、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与计算等,主持国家、省部委和横向等项目13项。李义宝致力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报效祖国的决心,鼓励他们发扬创新先锋的精神,怀抱攀登学术高峰的勇气,并始终秉持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他积极推进教材改革,撰写《计算材料学-建模与算法》《学术英文论文写作》教材两部,筹划《运筹学》教材一部。已培养博士/硕士毕业生13人,其中1人获校级学生标兵称号、1人获校级学术之星称号、1人作为学生代表在2024年度开学典礼讲话、8人次获国家奖学金、1人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并有多人获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李金 管理学院

李金,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主要聚焦云服务计算资源管理和数据出境风险管理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李金课题组坚持将研究工作贯穿专业课教学、思政教育、科教融合全过程培养,与管理部门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构建“基础方法+管理实践+前沿探索”课程体系,推进管工贯通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实行因材施教,主讲的研究生课程多次获得学生评教“优秀”评价。已培养博士/硕士毕业生6人,学生多次获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国家奖学金及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称号等。
吴震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吴震,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氢净化储存与燃料电池方面研究,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等20多项课题。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秉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坚持知行合一、培育时代新人”理念,积极投身教书育人实践。所授专业课入选国家一流课程,主编/参编课程教材4部。已培养博士/硕士毕业生6人,学生获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优秀研究生标兵2人、国家奖学金8人次,校学术之星1人,指导研究生获第71届Lindau诺贝尔奖得主大会参会资格(全国仅30人)、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论坛最佳论文奖、第17届国际传热大会(四年一届)最佳论文奖。
张明真 医学部

张明真,医学部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纳米中药的研究,以组织器官损伤修复为主要目标,探究组织器官损伤修复的有序调控与干预策略,开展了中草药细胞外囊泡、碳点抗氧化纳米酶等特色方向研究,为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创建新型中药药物载体启发思路,为纳米中药临床应用转化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CCFA基金会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张明真课题组具有良好的团队氛围,同时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培养博士/硕士毕业生10人,学生获国家奖学金5人,获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1人。
祝令瑜 电气工程学院

祝令瑜,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聚焦高压直流输电装备服役特性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四链融合项目等省部级项目5项。祝令瑜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书育人的事业,坚持求真务实、创新教学、因材施教、关爱学生。担任“高电压技术”“高压直流输电”等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并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已培养博士/硕士毕业生11人,其中3人赴海外学习新型高可靠电力装备技术,立志学成报国,8人投身电力、军工重点行业。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9人、在读硕士研究生9人,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金奖、国家奖学金等。
党东锋 化学学院

党东锋,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聚集诱导发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4项。热爱教育事业,对待工作勤勤恳恳,恪尽职守,对待学生尽心尽力,教导有方,不断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近年来,党东锋主讲“大学化学”和“大学化学实验”等课程,主持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专项等项目4项。已培养博士/硕士毕业生5人,指导团队内多名研究生荣获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及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并指导多名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及西安交通大学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等。
徐浩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徐浩,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环境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水处理技术、钛基金属氧化物电极及电催化CO2还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及多项横向课题。已培养博士/硕士毕业生12人,指导在读博士生1人获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国赛三等奖、陕西省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团体二等奖、“腾飞杯”一等奖等,5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薛德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薛德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材料基因工程领域研究。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教育理念,将“厚德强技、求真创新”的学术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报国、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围绕材料基因工程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以“数据建模先导,实验计算反馈,理论分析拓展”为培养思路,致力于培养具有材料基因工程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并具备交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已培养博士/硕士毕业生28人,其中3人获国家奖学金,1名博士生获交大学术之星,1名博士毕业生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和青山湖青年科学家奖,1名硕士毕业生获交大优秀硕士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