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第二届国际学生校友返校论坛举办

日期:2025-04-15 14:14 浏览量:

4月11日,国际教育学院在创新港举办第二届国际学生校友论坛。论坛特别邀请三位杰出的国际学生校友分享其求学、工作的经历与感悟。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纪婷出席论坛,来自多个国家的近200名在校留学生参加。论坛由电信学部外籍副教授Tariq Raja Usman主持。

纪婷对三位国际学生校友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对其长期以来对母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国际学生校友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是西安交通大学在国际上的代言人。无论校友们身处何地、离校多久,西安交通大学都是他们的家,学校的师生永远是他们的家人。她祝福国际学生校友们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多向世界分享自己的中国故事。她还勉励在校的国际学生能从学长们的分享中有所收获,更快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巴基斯坦籍校友Bilal Haider Shamsi先生作为首位分享嘉宾,回顾了他在交大的成长历程。他表示,在校期间老师和同学们给予了他无私的关心与爱,帮他解决来华学习的后顾之忧,使他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科研。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和语言学习,从只会说“你好”到汉语演讲比赛获奖,没有受过正规汉语培训的他,靠自学突破了语言障碍。2014年获得儿科博士学位后,他扎根中国基层医疗,入职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医院,成为黄土高原上远近闻名的“洋医生”。同时,作为西北大学副教授,今年5月他指导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即将答辩毕业,时光仿佛拉回到他毕业答辩的那天。如今,他正积极提出通过中巴合作在巴基斯坦共建高水平医院的倡议,希望将中国的医疗经验带回母国。

同样是巴基斯坦籍校友的Rashed Nawaz先生,因中国深厚的文化与优质教育资源选择来华深造。他坦言,和很多在座的留学生一样,初到中国时他也面临着语言、文化、学业等多方面的挑战。面对挑战,不退缩,不放弃,是他的选择。他分享到,作为第一届被要求通过HSK等级考试的学生,从最开始得知学校规定时的不理解,到后来汉语帮他完成梦想,实现在华就业,才理解了老师们的用心良苦。在获得学校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卫生方向的博士学位后,他投身医学教育领域,在河南漯河医学院担任教职,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医学人才。

目前就职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Ahmad Hassan Khalid,则分享了他从一名来华留学生到企业国际化开拓者的转型之路。在陕西省三秦奖学金的支持下,他顺利完成学业,获得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硕士学位。结合自身学习职业经历,他总结出六点感悟:“轻装上阵,乐于接受新节奏;了解自己的极限;珍惜每分每秒;每一次挑战都是变相的转机;找到自己的圈子;重视自身增值。”鼓励学弟学妹们把握在华机遇,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三位专业学科不同、就业方向多元的校友的真切分享得到了在校学生的热烈反响。在互动环节,校友们针对学弟学妹们普遍关注的“如何保持专注”问题,提出了务实建议:制定阶段性计划、分解长目标、通过成就感维持动力等。对于“平衡科研与生活”的困惑,校友们强调“效率优先”,建议合理规划实践,同时要积极主动融入本地社区,在体验中国文化中缓解压力。

纪婷代表学院向三位国际学生校友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学院负责国际校友工作的老师和返校巴基斯坦校友就西安交通大学巴基斯坦校友会筹备工作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可借鉴学校其他海外校友会经验,搭建覆盖联络、指导、活动与合作的立体化平台。未来,西安交通大学巴基斯坦校友会成立以后,将致力于凝聚在巴校友力量,促进中巴教育、医疗及能源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

国际学生校友是学校国际化发展的宝贵资源。此次国际学生校友论坛不仅为在校国际学生树立了榜样,也为校友跨国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教育学院将持续支持国际学生校友网络建设,助力更多优秀国际学子在华成就梦想,同时推动西安交通大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度互动。

文字:国际教育学院
编辑:徐琛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