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管理学院高山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获“优秀”结项

日期:2025-04-07 11:27 浏览量: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3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最新结项情况。西安交大管理学院高山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突破创新的触发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顺利结题(项目编号:20AGL004),并获评“优秀”等级(证书编号:20251127)。据悉,自“十四五”规划以来(2021.1-2025.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验收项目的“优秀”等级获评率仅为7%。此次优秀结项体现了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实力与创新能力,也是学校持续推进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

研究揭示和提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突破创新的内在机理和具体的实现路径。一方面,课题采取由内而外的视角,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身能力、资源网络和外部环境等多个层面,擘画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创新的微观机理。例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焦点企业在企业联盟网络中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对创新具有负向影响,即当焦点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联系的相互作用项的价值上升时,焦点企业的创新能力下降。这表明企业在利用资源网络推进自身的创新战略时,应该更加关注资源网络的内在结构、寻求最佳的关系组合(直接联系VS.间接联系),而不是仅把注意力投注在网络规模之上。

另一方面,课题将高新技术产业所应用具体技术的战略属性为抓手,以分类学的视角和方法把技术分为重大战略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凝练了不同类型高新技术得以实现突破创新的触发机理。例如,通过讨论不同类型技术在技术识别阶段所需主体和资源的差异,提出了新型举国体制下触发高新技术突破创新的“扇形”模式,使得政府与企业能够实施针对性的政策和策略来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新型举国体制下触发高新技术突破性创新的“扇形”模式

课题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指出了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突破与创新,除了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加以考察,还应该考虑其技术发展的轨迹受到政策制度演化和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从政府和制度的视角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推进产业政策理论、延展技术创新研究范围和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提出了国家意志的融入以及构建“亲清”的政企关系,有助于提振企业勇于创新的信心,其本身也是风险分担的另外一种形式,因为市场交易并非是分散风险、激励创新的唯一方式。传统的市场竞争理念只是关注分割成熟市场的份额,并不强调如何创造市场。相反,政府和制度的力量具备培育需求、形成市场的能力,因此也能成为高新技术——特别是前沿技术——的触发器。

高山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享受教育部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担任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知识产权专委会等多个国家级学术研究会的理事,担任陕西省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应急项目和面上项目4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出版专著3部、教材3本,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舒成利教授、高宇教授、杨张博教授、姜飞飞副教授、肖振鑫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郝志阳、刘嘉慧、廉思秋、谭静等。


文字:管理学院 社科处
编辑:徐琛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