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理想信念,4月2日,口腔医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2022级全体本科生前往西安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在肃穆而庄重的氛围中,引导同学们铭记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活动由班长周佳怡同学主持。

同学们迈着整齐坚定的步伐,步入庄严肃穆的西安烈士陵园。在陵园中央,全体成员肃立,进行了庄重的默哀仪式。唯闻清风拂过松柏的沙沙声,无声的追思传递着无限的敬仰。学生代表敬献花篮,表达对革命先辈们最崇高的敬意。随后,同学们缓步至一座座墓碑前,轻轻献上手中的鲜花,每一朵都承载着对先烈的无限敬仰与怀念。此刻,清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凝重又温暖的气息,恍惚间,先烈们坚毅的身影穿越时光长河,与这些年轻的心灵产生着共鸣。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将对先烈的追思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为口腔医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绚丽篇章 。
此次清明节祭扫活动,不仅是一次缅怀先烈的纪念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未来,学生工作办公室将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站在西安市革命烈士陵园的松柏林间,早春的风掠过园内的山茶花。我捧着白菊走入陵园,大理石墓碑如沉默的丰碑,镌刻着1932年就义的杜斌丞、陕甘宁边区创建者曹力如等467位烈士的姓名。阳光穿透云层,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上折射出璀璨的光斑。烈士们用生命守护山河无恙,我们则要以仁心守护生命尊严。又是一年清明,祭扫活动提醒着我常怀感恩之心,永念热血革命事迹。
——2022级本科生 周佳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时,为了感念革命烈士的家国情怀和英雄奉献,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了本次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站在高大的纪念碑前,瞻仰战士们的英姿,仿佛穿越时空与先烈们对话。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缅怀,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对生命、责任与信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陵园内松柏苍翠,墓碑整齐排列,每一块石碑下都长眠着一位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献出生命的英雄。我们虔诚地献上白菊,闭上双眼,向每位烈士寄托最崇敬的哀思。烈士陵园的石碑会风化,但精神丰碑永不倒塌。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或许无需抛头颅洒热血,但应以真才实学报效祖国,愿我们都能带着这份觉醒,勇担民族发展之重担,汇聚成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璀璨星河。
——2022级本科生 田靖瑶
正午的太阳把花岗岩晒得发烫。我低头盯着鞋尖默哀,脖子后面火辣辣地疼,忽然想起历史课老师说的“钢枪压弯了脊梁”。旁边同学的汗珠砸在青石板上,"啪嗒"一声裂成八瓣。
第二十秒,制服领子被汗浸得发硬。风卷着纪念墙的雕塑打旋儿,恍惚听见有人喊“冲啊”,抬头却只看见赤色的红岩。
第四十秒,膝盖开始发麻。飘来的柳絮粘在睫毛上,恍惚看见系红领巾的小女孩往槐树上挂许愿带,最旧的那条褪成粉红色,“爸爸”两个字歪歪扭扭的,绳子都磨起毛边了。
最后十秒,听见知了突然开始叫。兜里那颗五角星徽章烫着大腿,想起退伍老兵说炊事班长的麦饼还揣在怀里。抬头时阳光太刺眼,纪念碑上的金字晃得人想流泪。
解散后买了根老冰棍,咬开时糖水流了满手。陵园门口碰到扫墓的老兵,他胸前的勋章叮当作响,比我书包上的挂饰还轻。衬衫后背的汗渍慢慢风干,结成块的白盐花,像地图上标着的高地。
——2022级本科生 唐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