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西安交大承办中国内燃机学会“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成立暨“科创中国”陕西行对接会议

日期:2025-03-31 15:38 浏览量:

3月26-27日,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中国内燃机学会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成立暨“科创中国”陕西行——助力解决氢气运输单元技术难题对接会议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召开。会议由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副理事长、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组长孙柏刚主持,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树生、联合体理事长帅石金,陕西省科协科普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科创中国”陕西科技服务团负责人柴晓敏,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副主任王维,联合体理事、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汽车工程系主任王金华教授,联合体秘书长杨国峰等学会和联合体领导出席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发动机以及储氢、供氢等产业链上下游理事单位的代表、工作组成员、陕西省储氢供氢系统企业代表、陕西省科协以及秘书处工作人员等共计70余人参加。

王金华教授致欢迎辞并介绍学校在氢发动机及车载储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王维和柴晓敏分别致辞,介绍各自在氢产业链方面的布局、成果和规划,对联合体的成立和宗旨表示认可,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帅石金对此次“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和肯定,介绍了创新联合体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提出对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的希望和建议。

工作组组长孙柏刚介绍工作组的成立背景、目的以及工作组成员。工作组以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为技术攻关对象,灵活调度联合体成员资源实现产-学-研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推动相关研究及产业的落地。会上李树生秘书长宣布了“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正式成立。

会上,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袁卫锋介绍了车载储氢/供氢系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林羲介绍了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及其储运氢系统氢热耦合设计与应用,在氢气制储供运领域已取得较大研究进展与广泛市场应用,引起与会专家热烈反响。

会议组织了氢气运输技术难题对接,地方企业代表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富镁氢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宋文杰,陕西盛世盈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聂小确以及陕西博菲特流体控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李便玲介绍了公司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技术问题,工作组顾问和与会专家进行了积极解答,引导企业考虑车载应用场景,并就储氢供氢上下游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建议展开热烈讨论。

随后,孙柏刚就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的2025年工作计划做了展示介绍,包括蓝皮书撰写、气态、液态、有机溶液、固态储氢、多途径在线制氢行业年度分析报告、技术交流等方面时间安排和任务分工,工作组成员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

最后,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树生发表讲话。李树生认为,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汇集了发动机以及储氢、供氢等上下游产业链相关单位的专家们,共同探讨研究氢发动机的特点、差异和储氢及供氢需求,实现产学研用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推动工作组及“科创中国”陕西行——助力解决氢气运输单元技术难题各项工作的开展。李树生秘书长提出工作组尽快落实《蓝皮书》第五章规划和编制进程,确保《蓝皮书》正式发布时间节点。工作组各成员单位之间应密切合作与沟通,集中优势力量尽快攻克技术难关,全力推动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技术突破,为氢发动机整个产业链发展保驾护航。中国内燃机学会将一如既往为联合体和工作组的工作提供支持。

会后,与会专家代表们赴泾河新城氢能产业代表企业——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考察。

本次会议承办单位为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发动机及先进动力研究所,研究所同时是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科研单位。研究所坚持四个面向,针对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战略需求,聚焦先进动力系统学科和技术前沿,研究领域包含四个主导方向:(1)绿色动力:低碳零碳燃料燃烧基础理论与动力系统关键技术;(2)空天动力:航空、航天、推进等领域燃烧理论与技术;(3)特种动力:高密度、长续航、无人机等特殊领域动力技术;(4)通用技术:先进能源动力系统的光学诊断、数值仿真与智能控制技术。发动机及先进研究所将主动迎接能源与动力绿色化、多元化、智能化变革,持续深化学科建设,为绿色能源与先进动力领域贡献原创技术和培养创新人才。

文字:能动学院
编辑:溪知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