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未来技术学院、未来技术研究院、未来技术孵化器一体化发展”为建设理念,不断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持续探索“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和有组织的联合人才培养,推动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
坚持企业主导,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牵头与陕西轨道交通集团共建“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获批“2024西安市轨道交通创新联合体”;建设500余平方米的共享试验基地,吸引企业投入13台套设备,价值约3000万元,接待各界参观超百场,来访逾千人。参与举办西安交大-中国移动数字政府联合研究院,举办2024年中国移动创客马拉松大赛AI+行业应用专题赛;持续推动海创汇·西安创新中心建设,开展路演对接活动10余场,与9家师生孵化企业签订服务协议。2024年参与建设的校企共建创新联合体总计到款经费超1亿元,共300余名企业工程师参与,培养学生400余人。
2024年1月,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一德、省长赵刚调研未来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2024年4月,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调研未来技术学院校企联合研究院
坚持项目牵引,推动产教融合课程建设
建立本研贯通项目课程体系。智能制造方向初级项目课“智能制造系统的人工智能应用及实践”,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为西安交大本次唯一入选案例,也是本校第二例;智能制造方向基础项目课“3D打印高性能制造机理研究”教学团队,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二等奖,实现了我校产教融合赛道获奖的“零突破”。
校企专家共建产教融合课程。72门课程的部分课时为“校企专家同上一堂课”,校内教师讲述理论知识,企业专家介绍该理论知识相应的企业案例和实践应用,打通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落地应用”的知识环节;118门课程为“多名教师同上一门课”,每门课程平均4位校内教师,来自2-4个学科、2-3个学院。
黄科老师带领项目课程团队获得产教融合赛道二等奖
获评教育部典型案例的数字孪生教学模式
《储能技术发展与应用》走进西北电力设计院校企专家共同授课
注重校企协同,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建设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校企双师型授课团队,邀请包括院士、领军、优秀人才在内的294位校内专家、96位企业专家参与授课,其中企业专家来自华为、西北电力设计院、航天六院、中国电信等21家龙头企业及一流科研机构;建设一支共计214人的跨院系校企多导师团队,其中96位企业和创投导师中,80%来自国有大型企业(研究所)、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高新技术企业。学院校企导师团队荣获首届“科德杯”中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研究生组体系类,全国仅2项)。
院校企导师团队荣获首届“科德杯”中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坚持试点先行,构建采集式学习平台
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依托“知识森林模型”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采集式学习平台,提前复现知识森林自动化构建技术,逐步部署AI助教、智能问答功能。已完成17门课程和5个项目的知识图谱构建并达到验收标准,师生使用人次达24034人次,顺利通过相关省重点教改项目中期考核,并已申报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积极拓展资源,优化人才培养基础条件
牵头申报教育部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基地设备更新项目,获批立项6000余万元,教学科研设备45台/套。引入无锡市建设资金,设立200万的“未来技术太湖创新基金”专项基金,全力支持师生共创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转孵化,已评选15个前沿性、引领性项目;推荐合作老师参加2024年中国无锡“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两个项目均获无锡市、区两级启动资金、场地等支持。充分发挥“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无锡基地”等育人作用,组织“产学研融汇智创研有我”社会实践团队,带领实践团队参访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太湖实验室等大型研发平台及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主动开拓人才培养国际化资源,组织10名研究生申报“CSC”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专项,为学校申报该项目人数最多的学院(占全校申报比例32%)。
培育创新主体,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成西安市“创新港‘6352’工程秦创原成果转化加速”项目。共建“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已孵化1家科技型合资企业,4家入驻企业在西安设立了分公司或子公司。深化无锡市与学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成立“西安交通大学-无锡高新区储能创新联合体”,联合江苏晟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数智化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优化实验室”;与苏州共建“花港湾创新中心”,筹建“双飞地科创中心”,支持当地政府招才引智,双方互派挂职人员,促成多项校企科研合作、联合项目申报。
坚持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斐然
实施学科交叉、产教融合、项目驱动、“课-项-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6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EI收录论文4篇;113名本科生中有101人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其中49人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奖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12名学生获奖,勇夺国家级金奖3项、铜奖1项,其中2名研究生任项目负责人,5名研究生、5名本科生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学院已有7名在校生成立公司,融资总金额达1.11亿元,市场总估值达6.4亿元。
未来技术学院将持续推动学院、研究院、孵化器“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积极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