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终章来临时,有的人用另一方式让生命得以“延续”。他们将遗体捐献给医学教育事业,成为医学生的“无言良师”,用生命点亮生命。而在捐献举动背后,遗体捐献志愿者们也在用行动向生命致敬,在特殊的岗位传递爱和希望。
今年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让我们走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的遗体捐献志愿者队伍,倾听他们“为生命摆渡”的故事。
2023年5月5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遗体捐献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接到一通电话。来电者是一位23岁的女孩孙宇鑫,她在电话里表达了自己想在未来捐献遗体的愿望。放下电话,服务队成员当即前往距西安80多公里的孙宇鑫的家乡陕西省渭南市,了解得知,孙宇鑫是一名护士,近期被确诊患有心脏血管肉瘤。“这个病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希望我的身体能被用在医学科研上,未来有一天,更多人能因为我的捐献有继续活下去的机会。”在服务队员面前,孙宇鑫慢慢讲述了自己作出决定的原因。她还透露,自己的父亲身体状况也不好,父女二人都有捐献遗体的意愿。
几个月后,孙宇鑫父女相继离世,并共同捐献遗体,服务队相继为他们举行了庄严的告别仪式。仪式上,医学生们身穿白大褂,手捧鲜花,护送这对父女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孙宇鑫父女对医学事业的无私馈赠在医学部引起很大关注,很多医学生来咨询相关事宜,有的还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做了志愿捐献登记。
事实上,自西安交通大学开展遗体捐献服务、医学部成立服务队起,相关工作便架起了医学教育与捐献者间的桥梁,成为强化医学人文培育的重要力量。
20世纪80年代,西安交通大学开始进行遗体接收工作。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中心遗体捐献服务办公室成立。2013年,医学部创建占地约1400平方米的遗体捐献纪念园,矗立“爱心石”纪念碑,以缅怀为医学事业献身的“大体老师”。2018年,在陕西省红十字会的授权下,医学部成立陕西省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遗体捐献办公室),和医学教育资源结合,在全省范围开展遗体捐献的宣传、动员、服务、登记、接收等工作。2022年,在陕西省红十字会支持下,医学部建立以遗体捐献为主题的人文教育基地,让更多医学生和群众通过参观和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和感人故事;同年,服务队被西安市评为“最美志愿服务组织”。2024年,医学部出版发行遗体捐献题材书籍《生命永恒》,梳理我国遗体捐献事业发展轨迹,纪念和赞美为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作出贡献的捐献者们。
在确定捐献意愿后,每一位遗体捐献者都会本着知情、自愿的原则,与捐献中心签订一份捐献申请表,而签约仪式也成为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契机。其间,捐献者会为医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对人生的看法,以及为什么做出遗体捐献的决定等。
2023年10月29日,是张庆国与夏银花夫妇结婚五十六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夏银花在服务队的协助下进行了遗体(角膜)捐献志愿登记。而此前,她的老伴张庆国已作出同样的决定。
“我们夫妻商量好了,与子女也沟通过了,未来去世以后会将遗体献给祖国医学教育事业,希望培养出优秀的医学生,为祖国人民的健康服务;也把眼角膜捐献给盲人,让盲人重见光明。我们老了,能够为祖国、为人民最后再做这些,我们很荣幸。”签约仪式上,夫妻二人朴实无华的语言让医学生们感受到了平凡中的伟大。
为拓展医学人文教育形式,服务队积极协助医学部,鼓励医学生参与各项遗体捐献服务及缅怀纪念活动,如在医学解剖课开课前组织医学生举行开课仪式,向“大体老师”默哀致敬,课程结束后举办结课仪式;捐献者去世后,在将遗体接运回学校时举行接运仪式,为每一位遗体捐献者精心组织遗体告别仪式;在“大体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医学生为“大体老师”整理仪容、默哀,并由代表为“大体老师”诵读一封信。
“我深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一颗对生命充满敬畏和关爱的心。而您,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点。在踏上医学征途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门关于生命、爱和责任的艺术。而您,就是我们学习这门艺术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您的存在,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医学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信中的字字句句,就是医学精神具象化的传承和发扬。
原文发刊于《健康报》(2024年12月3日第6版)
报道链接: https://www.jkb.com.cn/medicalHumanities/2024/1203/49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