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材料学院在新港报告厅举办“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交叉融合”学术报告暨辩论赛。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魏炜,材料学院教授薛德祯、王疆靖、胡磊,化学学院助理教授曹振江出席活动。活动由材料学院研究生事务员黄小燕主持。
薛德祯教授以“AI for Materials:人工智能加速材料研发”为题,向与会师生分享了利用机器学习和智能算法推动新材料研发及工艺优化的最新进展。报告涵盖了主动学习、强化学习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具体技术案例,阐述了这些技术如何辅助从成分设计到构建效能关系,再到目标性能的优化的整个材料研发过程。薛德祯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在复杂材料体系的快速研发中发挥关键作用,显著加速材料研发周期,实现智能化新质生产力发展。
王疆靖教授作了以《Materials for AI:人工智能芯片发展》为题的报告。他指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据存储与处理提出了严苛要求,科研人员致力发展一种基于非易失存储器的“存算一体”技术,从根本上提升电子器件的运算效率。他结合所在团队研究设计的一系列新型相变材料,演示了基础材料学是如何推动器件的写入速度、电阻漂移等关键指标突破。
人工智能在材料科学中扮演着赋能工具和需求驱动力的双重角色,材料学院研究生以“AI for Materials or Materials for AI 更能促进材料学科的发展”进行了精彩的辩论。
正方认为“AI for Materials更能促进材料学科的发展”。新材料一直是各种颠覆性技术革命的核心,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按需设计,有助于高速有效地找到所需的材料。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加快材料投入实际应用,提高材料产业化效率,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可以预测潜在故障并提前安排维修,从而避免或减少实验安全事故。
反方认为“Materials for AI更能促进材料学科的发展”。他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极大程度依赖于材料硬件,而其出现本身便是意味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同时推动了高导热材料、低功耗材料等材料的快速突破,其需求的紧迫性与即时性,推动材料研发向着更快的周期迭代。双方辩手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展现了材料学子自信果敢的风采。
赛后,观众们同辩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评委老师针对双方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点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此次活动的学术报告和辩论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的合作与创新奠定了基础。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更多突破性的成果在这一领域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