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让非遗连接生活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开发法律研讨会举办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4-06-14 16:20 浏览量:

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足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高水平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培训,搭建各类非遗保护的交流平台,6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联合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西安市非遗博物馆举办“让非遗连接现代生活——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开发法律研讨会”。此次活动是“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遗产法前沿问题研究”研究生课程的实践课,也是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一次非遗研讨,旨在多方探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法律保护之路,也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活动中,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师生对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了参观、调研,了解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内陈列的一万多件由非遗传承人提供的非遗作品。其中,精美的砖雕作品《大明宫模型》以其细腻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生动的泥塑组群《关中记忆》则让同学们纷纷驻足,被其栩栩如生的形象所吸引;灵动精巧的卓别林风筝等,让师生深刻领悟到了真正的“匠人精神”,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们对待手艺的执着与热爱。

随后,师生们分成五组轮流体验五种非遗项目。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鱼化泥叫叫杨帆老师带领大家吹响了泥叫叫,现场气氛十分欢乐。在莲湖区级非遗项目如意面花传承人王磊老师指导下,同学们亲手制作粽子、南瓜、柿子、醒狮等形象的如意面花。临潼区级非遗项目夏家刺绣传承人夏璐璐老师让大家体验了制作绣有传统五毒图案的粽子香囊的过程。省级非遗项目关中秦腔戏剧脸谱传承人陈耀武为大家讲解秦腔脸谱的绘制过程,同学们意识到戏剧脸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雁塔区级非遗项目非遗唐流彩传承人张双敏在特制的水溶液“画板”上绘制各种图案,让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精湛技术和历史底蕴赞叹不已。

在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开发法律研讨会上,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白利群为大家介绍了西安市非遗保护现状及困境,希望西安非遗沿着“一带一路”走进各国。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刘丽娜从非遗法律风险、非遗创作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法律见解。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艺术系副教授鲁鹏和法学院师生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开发提供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

最后,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合作协同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共同为守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而努力。

文字:肖玲珑 孙雨
图片:法学院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