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金融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 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2022年度内,学院先后从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引进人才8人,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学院李江龙教授入选“应用经济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李聪教授牵头的团队获批“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称号。学院创建了“青年教师沙龙”,成功举办了第1期“走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反响热烈,大大增强了青年教师及新引进人才队伍的凝聚力。
在队伍建设加快和人才保障基础上,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2022年学院经济学、经济统计学、贸易经济、金融工程、财政学等专业新增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院8个本科专业一流建设收获“大满贯”。申请的理论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获得学校批准,学科体系更加完整;理论经济学学科评估取得新突破,经济学科建设迈入新征程。寒假伊始,经济学系教师不惧疫情、克服困难,积极组织学位点建设和学科分析材料,线上线下召开多次会议谋划研讨学位点建设,梳理总结学科建设经验和短板,制定新阶段下的学科学位发展举措,力争实现理论经济学科发展的新突破。
聚焦高水平科学研究 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度,学院教师获得“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1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学院先后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知名经济学教授,组织举办了高水平学术讲座56场次,并先后承办了中国金融论坛·第十二届《金融研究》论坛、陕西省社科界第十六届学术年会“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年会”等学术活动,广受业界好评。学院先后立项包括社科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4项,百万级横向课题2项,累计科研到款近2000万元。国际期刊论文发表163篇,新增ESI高被引论文及热点论文8篇;学院教授撰写的《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理论专著获得“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学院教授撰写的论文《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入选《中国工业经济》自创刊以来最具影响力10篇文章,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同时,学院教师先后在《经济日报(理论版)》《中国经济时报》《中国财经报》《人民政协报》等上发表文章多篇,20余项决策建议获得国家、省市等部门批示或采纳,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深化高水平智库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
寒假期间,学院积极谋划、组织教师申报重大重点在内的各项国家级项目、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申报等工作。先后邀请资深教授、青年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等会议形式现场分享项目申报经验、开展讨论交流。以青年项目、面上项目等为重点抓手,学院先后组织教师参与10余场项目申报的讲座辅导并围绕着重大、重点项目申报团队,定期召开学术会议,提供各类资源支持。
日暖天朗,疫散业兴。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在2022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学院将继续秉承“做一等学问、育一流人才、建一流学科”的发展理念,以提升长期学科声誉为战略目标,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能,以文化建设为保障,继续发挥科学研究的比较优势,深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工作,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实现高水平教学与育人成果突破;加大内外部资源整合力度,统筹协调两个学科发展资源,多措并举夯实各学科核心竞争力,优化弥补应用经济学发展短板,持续挖掘理论经济学发展潜能,加快建成重理论、强应用的国内一流经济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