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由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咸阳市人民政府、日本京都府宇治市政府、日本千叶县成田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日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陕西・咸阳)”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薛剑,宇治市市长松村淳子,成田市市长小泉一成出席会议并致辞。陕西省各市外办或友协负责人,日方友好组织的代表,文旅机构,相关企业应邀参会。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的师生代表也参与了活动。西安交大外国语学院MTI研究生承担了这次大会的同传任务。

在接到外事翻译任务后,学院立即组织MTI研究生开始相关文稿翻译及视频字幕翻译,从翻译初稿、一校、二校到终审,形成严格的翻译流程管理,强调分工合作,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发挥个人优势,形成合力,以最快的速度,高质量完成翻译稿。
翻译稿完成后兵分两路,指定一批同学制作视频字幕,另一批同学进行日汉双语同传训练。所有文稿的翻译均由研究生导师李国栋、时渝轩负责审校,审校稿再反馈给译者进行确认修改。
承担同传任务的同学提前两天抵达会场酒店,熟悉环境和同传箱的设备使用方法,与会务人员、技术人员对接,反复调试,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回顾本次大会的翻译实践,各位同学都感到收获良多。首先是前期准备的重要性,本次大会受到了中日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外事活动,内容涉及城市规划、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特色经济、企业发展等,内容丰富,工作量大,任务繁重。
同学们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外事活动,虽然在课堂上学习过同传的基本技巧,对承担如此重要的会议同传,心理压力非常大。李国栋、时渝轩两位老师亲自带队,从着装、仪态仪表、译前准备到声音的大小、语速、节奏、译员的分工和衔接等,都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和指导,极大缓解了译员的心理压力。
连续2个多小时的同传顺利结束,译员的表现受到陕西省对外友好协会、咸阳市外事与接待中心相关领导的一致肯定。
“中日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中外地方交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助推我省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增进相互理解与友谊所举办的深度文化交流活动。本次大会分为开幕式和对话会两部分,共有四个议题,分别是历史文化保护与比较、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创新与合作展望、文化体验与互动。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举办此活动,对进一步加强咸阳市与日本友城在文物保护、旅游观光、特色产业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地方间友好互动与务实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