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光明网】库来西·依布拉音:革命文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初探

来源:光明网 日期:2021-11-05 10:44 浏览量:

革命文物是思想政治工作珍贵的红色教育资源。用好革命文物资源,使其成为红色基因的“播种机”、红色精神的“发动机”、红色传统的“加油站”、红色文化的“孵化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党的百年征程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物,它们是革命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重要精神源泉,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精神财富。深入发掘革命文物的精神内涵,加强研究阐释、创新革命文物传播方式,突出价值引领、扩展革命文物活化利用范围,强化教育功能,是新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命题。

一、革命文物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意义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革命文物工作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革命文物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进一步明确了做好革命文物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为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7月27日,国家文物局联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以及各级文物主管部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保护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革命场馆”)要坚持政治引领、传史育人、守正创新的原则,推进革命文物资源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体系、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塑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在高校广泛覆盖、落地生根;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高校努力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依托革命文物红色资源积极开展体验参观、主题研讨、志愿服务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将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取得了丰富理论和实践成果。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迫切需要通过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出大批具有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用好革命文物资源,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和关键责任所在。

二、把握用好革命文物资源的方向

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就是要牢牢把握革命文物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积极推进革命文物资源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要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弘扬红色文化,把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传统弘扬好、革命文化传承好,把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继承好,把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弘扬好,切实守卫好红色基因传承的思想高地。

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就是要更加注重传史育人,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努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在高校落地生根。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进一步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强国之志。

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就是要更加注重坚持立足根本,守正创新,立足根本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逻辑基点。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变了,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有所改变,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及根本任务没有变。守正为基,创新为要,要求我们及时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持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结合当前形势,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运用革命文物资源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

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就是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把握革命文物资源发展的新政策、新方向和新技术,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联动实践机制的完善和发展,推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相关部门都应该成为革命文物资源深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聚合思想伟力,画出立德树人同心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从革命文物中汲取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融入报国之行的伟大实践。

三、革命文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革命文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革命文物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提供弥足珍贵的文献史料和实物资料。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超过1600家。革命文物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以从革命文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发挥学科优势和智力优势,推进革命文物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开展革命文物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加强对革命文物所承载革命历史的系统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梳理历史细节,挖掘革命文物资源蕴含的胜利密码、精神意蕴、思想内涵、时代价值,把革命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资源。

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思政课程。革命文物是看得见、摸得着,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史诗,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其中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进革命文物与课程思政融合建设,要将革命文物资源充实到高校课程思政中,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点,完善教学设计,结合课程的具体目标、内容,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革命文物资源作为教学背景,在知识传授中贯穿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将革命文物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深厚的爱国情、高远的强国志、务实的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立足实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开展体验式、情境式、分享式、研讨式思政课程教学,重点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注重革命文物与党史的深度关联,在课堂上让革命文物“好看”,让革命历史“好听”。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思考问题,使思政课入脑入心,提升育人实效。高校还可以邀请文物系统专家学者作为校外思政课兼职教师,积极服务高校思政课和日常教学工作,增强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感染力。

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要全方位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推进“第一课堂”主阵地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深度融通,使爱国主义走深走实走新。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在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时间节点,组织学生赴革命场馆开展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在革命文物场馆通过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实习实践、研学旅行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根基,让大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同时通过学校社团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培养志愿讲解队伍,针对讲解内容进行系统培训,提升理论素养,并与革命历史实践串联起来,聚焦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到成立、从孕育到诞生的历史密码和伟大意义,在革命文物中寻根溯源,使革命文物生动起来,触摸有温度的革命历史,挖掘革命人物中的格局和情怀。

革命文物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丰富校园红色文化,营造爱国爱党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高校依托自身革命文物资源,如博物馆、校史馆、档案馆和图书馆等,通过对本校革命文物资源的梳理,积极打造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校园主题活动,激活校史育人动能,推进学生知校爱校荣校建校与知史爱国爱党相统一。高校应积极加强与革命场馆的交流合作,策划举办贴近师生的革命文物主题巡展、巡演、讲座等,并结合所在地革命文物资源,组织举办革命故事演讲、红色研学旅行、革命文物文创设计等活动,开展红色文艺作品展示、革命经典歌曲传唱、革命题材原创话剧展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高校还可以发挥艺术院系专业优势,将革命文物展示与现代环境艺术无缝对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唤起时代的记忆,激发共情共鸣、感动感悟,发挥革命文物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涵育时代新人的作用。

革命文物资源融入网络思政教育。革命文物是跨越时空的红色种子,在大思政格局下,要发挥网络优势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红色历史可见可触,红色资源可追可溯,红色文化可感可知。高校可以利用学科优势,恰当、适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革命文物数字化传播,加强互动化传播功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元素,如5G+ VR 、全息投影、多媒体场景、多点触摸屏等数字技术,增强革命文物融入网络思政的生动性、代入感、沉浸感、体验感。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陕西高校与陕西省文物局不断优化革命文物资源网络育人功能,依托全国首创的“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组织开展“红旗漫卷——陕西革命旧址云上展”栏目。对陕西革命文物进行720度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打造云上爱国主义教育空间。同学们足不出户即可“云”游陕西革命旧址,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革命文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发了当代大学生内生动力,坚持用红色基因熔铸理想信念,让红色记忆激发使命担当,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凝聚精神力量。

革命文物长在,革命精神永存。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找准与革命文物资源的契合点,在思政教育研究中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增强革命文物价值阐释的深度和广度;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中创新授课形式,讲好革命文物中的红色故事,打造感受信仰力量的精神殿堂;在社会实践中,瞻仰革命文物、倾听历史回响;在校园文化中不断提升丰富革命文物的展示形式,把历史资源转化为鲜活、立体的生动形象,延续革命文物的“根”与“魂”;在网络思政教育中依托新媒体,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多维度赋予历史文物时代新内涵,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切实提升革命文物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原文刊载于2021年11月3日光明网

报道链接:https://dangjian.gmw.cn/2021-11/03/content_35282477.htm


文字:库来西·依布拉音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