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讲座通知】中华诗词吟诵

日期:2016-11-04 15:40 浏览量:

讲座时间:11月7日(周一)晚7:00—9:00

讲座地点: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外文楼B座10楼学术报告厅

讲座人简介:

潘丽珠,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

研究领域为唐诗美学、戏曲、文学评论、华语文教材教法、古典诗文吟诵、现代诗朗诵、语文阅读策略等,长年推动诗歌吟诵活动。著作有《现代诗学》《清代中期梨园史料评艺三论研究》《雅歌清韵——吟诗读文一起来》《千禧龙吟——诗文声情之美》《古韵新声——潘丽珠吟诵教学》《现代散文风华》及散文集《青春雅歌》《我的玉玩艺儿》等。著作《围攻错别字》获台湾“好书大家读/优良少年儿童读物”奖。

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客座教授、韩国启明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社会兼职有台湾教育部九年一贯国语文教材编审委员、中央辅导团语文科资深辅导教授、诗歌吟诵创意教学研究计划主持人、全台湾语文竞赛语文朗读组召集人、学测指考作文阅卷副总召集人等。

讲座内容简介:

中华诗词的吟诵可分为「个人」实践和「团体」操作。前者的基本功夫:读、诵、吟、唱、弦、舞;后者的技巧则除了融入个人实践功夫之外,还有「独诵、合(其)诵、轮诵、迭诵、衬(滚)诵」的混合操作,形成活泼而灵动的样态。古代读书人大抵运用自己最为熟悉的语言进行吟咏讽诵 (任半塘称之为「随心谣」,虽称随心,仍有学习步骤与规范),梨园教坊或市井酒楼的歌姬则以诗歌之「唱」为主,「文人之吟」与「艺人之唱」遂有不同讲究。现代歌诗既可朗读、朗诵,也可歌吟、曲唱。无论个人或团体,都可从诗歌的「主体论、客体论、本体论」三方面加以探索。

文字:人文学院 吴愿晶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