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陈曦教授,是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清晨。他是国际公认的力学界新一代领军人物之一,今年刚满40岁,但他拥有很多“最年轻”“第一”的头衔:美国工程科学协会所有三项青年力学科学家大奖第一人、哥伦比亚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等。同时,他还是纳米流体能源转换力学的首创者。
从“不太喜欢”到力学界领军人物
“我小时候是在上海和昆明长大的;刚上小学时,觉得老师教得太简单,就直接跳到三年级。当时一心要上少年班,就报考了西安交大。但是选了一个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的专业——力学。”在他最初学力学时,“力学无用”的观点正在盛行,他并不是很喜欢。但在西安交大力学系创始人蒋咏秋教授、中科院院士黄克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文理学院三院院士J.W.Hutchinson的引导培养下,他逐渐构建起了自己的学术方向,研究成果涉足多个新领域。
在能源方面,他着重研发新型的高效能源转换材料,利用造价低廉的纳米多孔材料和功能流体结合,在其巨大的比表面积上利用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实现电能、热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换。他利用简单的物理和力学模型,解释了被达尔文称为不可能破译的多个生物形态学难题,包括多种动植物体、细胞、组织等的形态。他开发的仿生材料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三维的自组装机械系统,成本低廉且结构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微制造行业。在分子生物领域,他首创了自上而下的模拟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和力学行为的方法,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鼓励学生有颠覆性的想法
陈曦鼓励学生挑战权威。他说:“学生首先一定要有投身于科研的想法,我一般都鼓励学生自由选题,选了以后再给他们一定的指导。甚至学生可以提出和课题不相关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有创造性,我们就鼓励学生去做。”
他特别强调创新性和机遇。他很坦诚地说:“我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也跟风做了一段时间的碳纳米管什么的。后来觉得那么多人都在做,必须要有特色,所以我就从更深层次的地方入手,去开拓一些新的研究分支,像可逆的化学反应,还有纳米能源转换,这都是我的一些颠覆性的想法。我会鼓励学生深入大自然,关注自己周边的一切,所以,我现在鼓励学生要有大视野,不要怕提出来的问题不靠谱。作为老师来说,最欣慰的是你提出来的这个东西我没有想到过,你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超过老师,老师是很开心的。”
古都文苑)
文章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xarb/html/2016-06/14/content_430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