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自《西安市研学旅行纲要》公布以来,架构了学校研学旅行课程,设置了研学旅行分级目标。2018年春季,交大附小研学旅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深度整合西安红色研学教育资源,在追寻革命先烈的旅途中,传递爱国热情,弘扬新时期的西迁精神。
爱国志 西迁行
2018年的春季研学,交大附小的研学旅行与爱国情怀、西迁精神深入结合。
附小六年级的师生以“天地白鹿原 一览大关中”为主题,来到白鹿原影视城,参观了白鹿村、陈忠实故居等,孩子们观看了真人实景剧《二虎守长安》。体验九十多年前“二虎守长安”时风云激荡的岁月。“长安城头风烟俱,忠义虎师三秦魂”,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先辈英勇团结、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心中萌生……



四年级师生以“感受大唐文化,体验红色教育”为主题,参观了华清池景区、骊山兵谏园和兵谏亭,观看震撼人心的《西安事变》实景演出,孩子们仿佛回到了1936年12月11日西安事变爆发前夕,跟随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请愿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增强了学生们对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精神的感受,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更通过缅怀先烈增强了爱国情怀,铭记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爱国热情在这里奋进高涨。

三年级的同学们以“铭记历史 亲近自然”为主题参观了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通过浏览珍贵史料和照片,深刻理解了杨虎城将军不断追求进步、追求真理、坚持革命的伟大一生。在将军烈士碑前,同学们肃静默哀,向先烈表达了哀思与怀念。


同时,五年级的同学们以“祭革命先烈 扬西迁精神”为主题来到西安烈士陵园,为革命先烈扫墓,敬献花圈。同学们纷纷表示,缅怀民族英雄,就是要学习他们勇于追求真理、坚定不移的革命品德,弘扬他们无私无畏、心系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六十余年前,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积极倡导学生做到“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弘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2018年交大附小的研学旅行课程,尝试将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深入贯彻在每一个年级的研学旅行活动中,让学生在研学活动中,独立动手,独立思考。以西迁精神激励自己,做新时代的西迁精神新传人,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五年级师生在烈士陵园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齐诵诗歌《走,到西北去》,感受西迁先辈们建设祖国的热情。年级组长陈萌老师勉励全体师生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弘扬西迁先辈精神,向少先队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近自然 习传统
此次研学活动中既有爱国情怀、西迁精神的洗涤,更有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传承,附小以“实践•成长”为主题,通过学习、互动、交流,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并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一年级同学以“传统工艺体验 现代科普教育”为主题,赴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西部芳香园(欢乐时光研学体验基地)学习古建筑木工榫卯,自己组装木质小板凳,体验传统工艺石磨磨豆浆、活字印刷术、模仿赵州桥搭建与拆除、模拟考古等活动,传承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探索现代科技。




二年级同学以“探寻民族工业 穿越史前文明”为主题,来到位于太华路的“大华1935”,感受近代传统纺织业的兴起与没落,以及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带给纺织业的时代变迁。在西安半坡博物院,孩子们参与了钻木取火、植物染、原始房屋搭建、陶器钻孔、尖底瓶打水等许多集趣味性、知识性与一体的互动体验项目,感受到了人类史前文明程度以及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



三年级同学在“盛农园”采集树叶标本制作树叶化石、种植含羞草、领养甲虫幼虫,了解各种植物、昆虫。在研学活动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努力学习,用科技创新促进家乡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四年级开展了《唐朝小木匠》研学小课堂,用玩偶铺老木匠给的木料,根据设计图重现唐朝建筑的宏伟气魄,自己搭建木头宫殿。一双双巧手瞬间就制作出一个个精巧的唐朝小木屋。孩子们在动手中学习了科学知识,实践了动手求真知的科学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科学,创新思维,努力准备做好新时期西迁精神的接班人。


当书本上的风景尽在咫尺,那种不经意间的心灵触动或者比单纯在书本看来要深刻的多。相信在2018年的研学旅行之后,每一个附小的学生都先会以烈们的爱国热情激励自己,以西迁精神激励自己,做新时代的西迁精神新传人,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