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的下乡支援,西安交大一附院山阳医疗队支农工作圆满完成。
初到山阳县人民医院,医疗队各成员首先深入了解基层医院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受援科室实际所需,各自制定出相应的支援工作重点,逐步开展一系列帮扶项目,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和当地医院的同事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取得显著成效,也为本批次医疗队下乡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石志红主任医师对科室及患者需求,开展床旁教学查房,把交大一附院的先进临床经验带入基层。开展了系列的肺功能技术和规范培训,协助呼吸内科规范了肺功能检查及报告,专门针对山阳县医院呼吸内科开设了支气管镜专项训练班,利用假期为县医院培养了专门的气管镜人才,帮助县医院完成山阳县首例支气管镜检查,并指导受训医生陆续完成十余例检查,并在商洛地区率先开展了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技术,有效提高了基层呼吸疾病的诊断技术水平。协助完成了从建档案到软、硬件配备的山阳县呼吸内镜室基本建设。此外,积极组织县医院开展针对疑难患者的全院病例讨论,建立起临床-影像-病理-检验等多学科协作会诊的理念和会诊平台,协助完成了山阳县首例肺栓塞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山阳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最终获批商洛地区临床重点专科。同时为配合县医院二甲复审工作需要,石志红主任医师应县医院要求,先后开展了关于《临床病历书写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临床体格检查》等面对全县、全院医师的专题讲座。此外,为配合世界无烟日宣传工作,还开展了关于控烟工作的宣传讲座,为县医院创建“无烟医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协助呼吸内科完善了无烟标识,为进一步推动无烟科室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一附院消毒供应科王艳侠老师,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使新建立的消毒供应科的流程规划法、合理化,协助供应科护士长完善了各室的布局、标识、状态标示;建立了护士长文件管理体系,并建立了与手术室的器械交接流程,保证了手术室的器械和敷料的供应工作,对手术室贵重物品实行专人负责;在科室内组织学习新的消毒技术规范,对科室人员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并进行考核;严格遵循医院护理部和感控科的指导,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临床医疗安全。
护理部张争艳主管护师自下乡工作开展以来,为适应医疗服务的需求,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带入基层医院,加强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安全,与县医院护理部同事成立了质检小组,深入临床科室展开细致的检查工作,杜绝护理工作中的差错,改进不足,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指导如何做好危重患者的规范性管理,与全院护士长对工作手册的填写及护理病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并讲解和规范病历书写,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还积极参加院方组织的病历展评,参与新员工的工作培训。
影像科李晨霞医师结合县医院新引进的CT及磁共振设备,协助开展了MRCP影像诊断技术,同时开展冠脉CTA检查技术培训。通过组织科室人员学习,规范了影像诊断报告。结合县医院临床实际需要,开展了关于影像学临床应用的专题系列讲座。并积极参与疑难病例的影像学分析和讨论,与医疗队成员及县医院临床科室医师紧密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与联系,保持着一附院科室间的协作习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基层医师。
肝胆外科安丹主治医师在下乡工作的半年中,深切感受到基层医生对科室及业务发展的殷切渴望,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开展深入细致的查房工作,规范科室医生对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及治疗,通过对患者的病情分析,开拓诊疗思路,不断拓宽基层医生的诊疗观念和方法。协助手术并将“精准手术”的理念和规范的手术步骤带入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同时两级医院科室紧密沟通,保证了特殊患者双向转诊渠道的畅通。
下乡工作的半年不仅仅是帮扶支援的半年,更是每一位医疗队成员对基层医疗现状认识深化的半年。在与科室同事的共同生活工作中,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两级医院各自的优势,服务于现今,影响于长远,为一方群众的医疗需求,共同努力、携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