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晚,2018年赛艇年终总结会在中三1300教室举行,校院两级队伍指导老师、学生组织和部分体育类社团代表、第一届至第十届队员代表约200余人参加,共同回首建队初期艰辛,细数而今丰硕收获,共议未来发展规划。
今年,赛艇俱乐部共计受邀外出参加18次比赛,参赛师生近30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名次82项,赢得国家级金牌5项,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30余所世界名校在中国同场竞技,2次受邀参加境外国际赛事,23所世界名校的200多位优秀学子因赛艇到访交大。各项数据再创新高,为全国高校之最。
今年,首次培养22人入选中国大学生队,首次代表中国出战世界名校大学生赛艇锦标赛,首次推选1人申报国家级赛艇裁判员,首次实现全国大学生锦标赛金牌的突破,首次举办“两岸高校赛艇文化研习营”并被国台办列为2018对台重点交流项目,“灞河竞渡”首次被西安市列为“大西安城市IP”,是全省高校唯一入选项目。

今年,学校继续举办了第五届“灞河竞渡”赛艇挑战赛和院际赛艇挑战赛,逾900名师生参加两场比赛,中央台办、陕西日报、西安电视台等中省市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参与组织举办了2018陆上赛艇中国榜、陕西省首届陆地划船器、昆明池国际名校赛等官方赛事,在更广泛地舞台展示了交大的体育精神风貌。
特别是,国赛艇协会主席刘爱杰、副主席陈春新一行,专程到校调研赛艇发展情况,并表示要继续支持学校赛艇发展。
会议中,学生负责人何骁翔做了社团工作总结,杨欣颐做了院队发展报告,参加国际赛事的同学做了专题分享,并对全年给学校赛艇工作做出贡献的学生给予表彰鼓励。

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推动下,中国(大陆)已有超过30所高校陆续开展赛艇运动,特别是C9中已有7所高校派出过赛艇队。西安交大自9年前开设赛艇项目,在全国高校中首创群众化发展,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又开拓学生国际视野,以八人艇为核心项目,注重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融入团队文化。建设9年来,先后培养了三千余名赛艇队员,本次总结会设置了老队员荣休仪式,并邀请了第一届到第八届的代表到场分享。
第一届男队队员、东南大学教师曹越博士,分享了在读博期间赴美求学的感悟,赛艇让他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增强了他对母校的归属感。第二届男队队长、西工大教师张凯博士,讲到是赛艇培育了他专注和团队协作的习惯,促进了科研的开展,希望大家都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届男队队长、在读博士贾亚光,谈到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由于队员之间磨合不够输给了对手,作为队长他率领队伍重新振作,从中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第四届女队队员、电气学院教师高欣悦,欣喜于现在队伍的发展,回顾了当年暑训在农村小学以桌当床的艰苦,勉励同学们要发扬西迁精神,能吃苦能比赛能学习。

活动现场,各书院队伍负责人表演了自编自导的话剧《长桨帮峰会》,并通过线上投递的方式,向所有毕业的退役校友发出回家邀请,将总结会推向了高潮。
会议第三部分围绕2019年学校创新港的文化活动组织和交大赛艇发展十年两个主题,经理人团队列举2019工作计划抛砖引玉,与会人员纷纷展开讨论。
助理教练曹鑫同学为大家展示了2019寒假冬训的训练计划,对2019年全国赛事提出了新的目标。教练组代表冯申阳表示,将继续为同学们做好指导,加强专业技能的提升学习,优化更适合普通学生参与赛艇项目的训练模式,做好新老队员交流沟通的“服务员”,促进交大赛艇的文化传承。
研究生会表示将积极谋划创新港的文化活动,依托管理、电信、能动、电信等学院赛艇队,组织“创新港陆上赛艇打榜赛”,为创新港注入国际化项目的青春活力。到会的体育社团代表认为,学生赛艇俱乐部作为五星级社团的确有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团队文化,他们也会加强学习,带领各自的社团加快成长,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赛艇俱乐部党支部书记梁人之说,经过5年的发展,明年的“灞河竞渡”将以更加开放包容和专业的品质给校内外师生、校友带来良好的体验,为学校继续扩大影响力。赛艇俱乐部科训部主管欧阳建表示,划船不仅要靠体力更要靠脑力,希望在来年能继续完善考核方法,并表示将赛艇和科研联系起来,在新的舞台展现交大人的风采。

赛艇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符号,扎根于学校和社会中,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完美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活动的国际化发展,示范了体育类社团的文化内涵建设。面对这一年取得的成就和对新一年的期许,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的了干劲,新的一年,交大赛艇,Go Warri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