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至17日,由国家汉办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承办的“新汉学计划——青年领袖” 之“中美法律对比研究”中国行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为期两周,旨在使美国法学专业优秀青年全面客观了解中国法律制度建设现状和成果,助力中美法律界优秀青年之间的专业交流,共同打造“新汉学计划”中“青年领袖”的品牌项目。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南方卫理工大学法学院的17名法学博士(JD)和3名教授参加此次中国行。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法学院副院长李万强出席欢迎仪式。席光首先向远道而来的法学院青年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寄语学员们通过此次活动,了解中国的法律文化及法律制度,提升专业知识、拓展专业领域,为中美高校高层次学生沟通搭建桥梁,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提供国际化法律服务。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前校长兼法学教授Harvey Perlman表示,今年已是第三届举办“新汉学计划-青年领袖”活动,学员们非常期待此次中国之旅,感谢国家汉办及西安交通大学的大力支持与精心组织。
加强专业对话,拓展专业领域

在西安交通大学活动期间,学员通过学习《中国宪法与行政法》《中国民法》《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改革与未来法院》《网络安全与中国网络安全法》《传统儒家法律法制思想》和《中美法律对比》讲座,初步了解中国法律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分析了中美法律在民法、行政法、网络智能时代法律建设等方面的异同点,提升了对于中美法律的认识。
在中美法律专业学生交流研讨会上,西安交大博士研究生欧俊分享了他在撰写法律学术论文过程中有关法律研究、法律写作、法律分析的方法和心得。美国学员则介绍了美国法学博士(JD)的教育制度与职业规划,包括课程设置、课堂形式、工作面试等。在分组交流环节中,中美学生从法律角度出发,就科研规划、死刑、安乐死、人工智能等话题,积极讨论了立法现状、法律建设的重要性及个人的法律思考。
身体力行,感受中国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中国概况》和《当代中国经济》讲座,学员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建立了更加具体、完善的概念。游览了兵马俑、大雁塔、碑林博物馆等中国文化景观,品尝了肉夹馍、饺子等当地质朴美食,学员们深刻地记住了西安这座历史悠久,但充满国际化大都市气息的城市。
离开的时候,学员们纷纷表示此行不仅仅提升了法律专业知识,拓宽了国际视野,他们更是爱上了这座城市,感谢国家汉办、西安交通大学及中国政法大学的支持,希望未来可以有机会在这座城市学习、生活。相信学员们会带着自己的中国故事和收获回到美国,作为一座桥梁,必将中国文化与精神在世界另一头传播得更远更深。
目前,学员已赴北京,前往中国政法大学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