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金禾中心举办经济类通识课程建设教学专题讲座

日期:2018-05-17 19:35 浏览量:

5月16日,金禾中心校级后备名师(C类)俞炜华副教授受邀作经济类通识课程建设教学专题讲座主讲人,就“如何上好经济学原理类课程?如何做好经济学通识类课程建设?在通识课程中学生有着怎样的特点?如何上好通识类经济学课程”等问题介绍经验,与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展开热烈讨论。

俞炜华副教授结合10余年通识课程建设和授课体会,用精炼语言,与大家分享如何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编排课程结构;如何用生动活泼的课堂讲授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如何让学生能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分析各种现实问题。

针对非专业学生特点,俞炜华副教授认为,通识教育要放弃传统经济学原理教学中对经济学知识系统讲授的授课方式,要归纳出经济学核心命题和原理,并通过大量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和经济分析能力。俞炜华副教授认为,在十年后,学生已经忘记了所有上课内容,但已经内化为学生思维的东西就是经济学最核心的原理。作为老师,尤其是通识课老师,要一直反问自己,“讲授内容是不是本学科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培养起来了吗”“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通过听课提高了吗”。

俞炜华副教授说,要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教师脑中一定要有大量的教学案例。学生有兴趣的案例有中国传统的名诗名言、身边故事和经典的经济学故事等。大量的阅读,尤其是阅读经济散文是累积教学案例的第一步,但要达到在教学中活用活用案例的目标,老师一定要动手写,对真实现象做经济学解读,写作过程本身就是理清经济思维的过程,将其真正内化为教师的经济分析能力,才能在讲课过程中讲的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在答问环节,俞炜华副教授还就课前准备、课堂互动和心态调整等解答了青年教师关于授课的问题。

金禾中心与经金学院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共10余人参加本次教学专题讲座。经金学院青年教师刘洪讯认为,俞炜华副教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经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青年教师对于如何展开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表现出极高热忱,体现了大家对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改进等方面的浓厚兴趣。

文字:金禾中心 郑丽萍
图片:金禾中心 郑丽萍
编辑:腾飞工作室 郑淼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