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感悟七十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的壮丽史诗,更加珍惜当今美好幸福生活,学校学工部、研工部和励志书院特组织2019级少数民族预科班同学和少数民族研究生代表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等处参观研习。

10月26日上午,阳光明媚,师生一行来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七十年前的西柏坡,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新中国从这里走出来。这一间间低矮陈旧的泥坯墙房屋和曾在这里发生过的重大事件相比显得极不相称,同学们感慨不已,原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开国元勋们就是在这样的农家小院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预科班马楠同学感叹道:“最令我震撼的是,旧址中一间容纳三张办公桌、一部电话和一张地图的看似普通的房间,正是当时中央军委的作战指挥室,三大战役就是在这如此小的房间里指挥的!”

随后,在西柏坡纪念馆里,同学们详细了解了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一些列重大历史事件,从入住西柏坡到土地改革,从三大战役到“进京赶考”,深入实地的参观研习,让同学们对于曾经课本上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体会。“那一张张黑白影像照片、那一位位革命先烈的名字、那一辆辆推着军粮的小推车,还有那大雪里围坐在方桌边排兵布阵的毛主席、周总理等革命先辈……无数西柏坡的历史场面鲜活地在脑海里交织,让我深刻体会到——新中国从西柏坡走出来,让我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医学部博士生马姗讲道。

从金戈铁马的烽火硝烟中走出来,同学们又辗转来到正定县塔元庄村。正定县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在正定主政期间,总书记多次来塔元庄村考察,如今,塔元庄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范例。

大巴车驶入塔元村,同学们惊叹不已,这里是一条条整洁的街道,一排排林立的小高层,一处处现代化的产业,一张张村民幸福的笑脸。不仅如此,在塔元村里,村民有不用负担学费的幼儿园,有不用缴纳水电费、物业费的楼房,有不用出村就能上班的工厂,有医养结合的养老院。

同学们在惊羡之余,纷纷感慨:在新中国繁荣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村民们的凝聚团结中,村里的一切都完美实现了农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方针的正确性,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一起围成同心圆,一一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这感悟是惊叹和感慨,同学们惊叹毛主席等老一辈开国领导人在西柏坡的艰苦生活条件,感慨建国大业的艰辛壮阔;同学们惊叹塔元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这感悟更是感恩和贡献,感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翌日,同学们瞻仰了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并带着新鲜的沉甸甸的收获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