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网信中心面向全校师生组织开展高性能计算平台应用基础培训。本次培训由网信中心主办、材料学院协办,材料学院副院长丁向东,李苏植教授以及多个学院的师生参加了培训。活动由网信中心主任锁志海主持。

锁志海主任表示,2015年底,网信中心与材料学院合作,首建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解决了当时学校高性能计算集群“零星分散、自建自管”的问题。目前学校高性能计算平台总体计算规模达到280万亿次,可为全校师生提供专业、一体化、方便快捷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已支撑学校多个学科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当前是学校“二次西迁”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高性能计算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希望此次培训能够深化师生对高性能计算知识的理解运用,使高算平台更好服务于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发展。
丁向东副院长表示,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为学校计算材料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保障,今后材料学院将深化与网信中心的合作,探索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同时希望网信中心能够进一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性能计算应用培训,助推高算平台在更多学科领域发挥作用。
网信中心的两位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工程师分别以“校级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介绍及使用”和“材料科学中的高性能计算及有限元应用基础”为题,就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的资源环境、账号申请以及Linux基本操作、作业提交、运行情况查询、计算材料学科的常用方法及代表性成果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对高算平台上常用有限元软件的使用进行演示。培训结束后,师生就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的使用操作以及在科研中如何更好运用高性能计算等问题与高算平台工程师进行探讨交流。
西安交大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规划建设及管理运行。经过近3年时间建设,目前总体计算能力超过280万亿次,计算规模位居西部高校首位、全国高校前列。网络信息中心将全力保障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平稳运行、深入应用,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