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梁在:国际学者的跨国研究与前瞻思索

日期:2018-12-11 09:20 浏览量:

在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西安交大人文学院有3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使更多教师了解三位首席专家及其研究、团队,给青年教师以启迪、激励,提升学院科研文化氛围,近日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伟开展首席专家访谈,以“首席专家谈学术研究与创新”为题,分别对话哲学系邬焜教授、社会学系梁在教授、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李明德教授。现将梁在教授访谈刊发如下:

伟:非常感谢梁教授接受人文学院的采访,祝贺您的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移民流入的模式与空间特征研究”获批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您作为首席专家,经历了从申报选题、到进入招标选题,再到申报和立项的全过程,您认为这次选题和申报过程与您以前在美国申报的一系列项目有什么不同?

梁在:在学术上的积累,特别是申请项目方面,我在美国积累了很多经验,在美国我独立或与同行合作了三十个左右的项目,在美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美国与中国有很多的不同,美国学术占得比重更大,任何项目都必须主要强调学术贡献,这是美国学术界的一个共识,而且要体现到申请课题当中。在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我觉得,首先,首席专家最好要能够先通过推荐选题,选题被接收的话再去做,我们也是按这个模式做的。在我们团队构思和写选题期间,社科处给予了帮助,提供了以前的成功案例。2015年我们团队也尝试申请了国家重大,但是那个时候的题目不是我们定的。那次没有拿到重大拿到了一个重点。 但我们在写的过程中对国家社科的路子有了重要的感性认识,这次在上手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生疏。其次,题目本身是关于“一带一路”的,这几年我们也在关注有关题目。2016年公布的国家重大课题可以选的几百个题目当中有关于“一带一路”和国际移民的问题,当时我正在做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还没有时间做,但是有一些前期的思考。这一两年中,我也跟获得过重大项目的老师取经,向人文学院的边老师咨询,去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交流学习,还有我们也在网上检索了与我们课题有关的研究,避免重复。尽管同行中已经获得的重大课题中有关于“一带一路”与国际移民的课题,但是我们团队的优势在于多学科的视角,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统计学等其他多个领域的老师合作。

伟:推荐选题、持续关注、与同行多交流、建立多学科交叉团队,这些都是可以供老师们参考借鉴的经验。您能不能再具体介绍一下您的项目团队是怎样构成的,项目主要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它的意义何在?

梁在:我们的团队成立前与社科处讨论,最后决定包括五个子课题,社科处希望交大老师越多越好,后来我也去征求了其他一些有经验老师的意见,考虑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交大负责的肯定有,外校的也要有,主要是依据需要的学科力量来看,决定交大两个子课题,外校三个子课题。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在校内的这两位老师,人文学院的悦中山老师贡献非常大,其他子课题负责人都是自己负责自己的部分,但是悦中山老师跟我一起把所有的子课题都重新整理一遍,把五个子课题变成一个整体,为此悦中山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公管学院李树茁老师在项目顶层设计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

关于项目的主要内容,我们关注四个重要部分:第一个就是跨国商人群体,简单地说,“一带一路”主要是一个经济倡议,既然是经济倡议就不能离开商人,特别是跨国商人;第二个关注的是留学生群体,自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生群体一直是很重要的部分,留学生可以对自己国家有贡献,也可以对留学所在的国家有贡献,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留学生们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长,国际经验认为留学生群体是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第三个关注的是“一带一路”背景下边境的移民群体,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移民群体中包括做生意的,跨境婚姻的,特别在广西云南等都有这个情况,但是更多的是贸易的,比如在东北就是如此。这三个群体我们都要关注。第四点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移民政策的变化,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未来十年的重要题目。今年三月份国家成立了移民管理局,由此可以看出中央决策层对移民政策的重视,所以我们的研究也希望能够为国家制定移民政策提供参考。这是我们计划做的四方面工作。这个项目的意义大致有四个方面:第一,从学术性来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理解国际移民的主要特征,包括流入模式、空间特征,以及外籍人士在我国各省市区的分布。第二,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移民问题对中国的发展、文化传播、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移民是推广中国经济模式和经验的最好的传播者。 从长远看,“一带一路”倡议能提高沿线国家、城市的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第三,目前有关数据和研究时机已经成熟,近几年中国正在从传统的移民输出国逐渐转变为移民输入国,所以我国兼有移民输出国和输入国双重身份,国际移民的到来增长了中国的经济活力,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的纽带。第四,我们的项目会有助于合理的、公平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移民政策的制定。国际移民的涌入对中国也可能有些挑战,如何处理好中国公民与国际移民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德国和法国都看到了一些例子,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所以在目前的条件下,国际移民对中国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也需要系统研究了解各个国家来的移民群体,帮助他们在实现中国梦和“一带一路”倡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伟:如果请您送给老师们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一句话,您会说什么?

梁在:八个字:提前计划,保持信心。信心很重要。

伟:今天您介绍了这次重大项目的选题确定和组织申报过程,也让我们认识到这个项目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意义,为老师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非常感谢您。

文字:人文学院 王伟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