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坚持八个相统一,为推动思政课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思政课建设在新时代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但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根本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有力支撑,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有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有一支可信、可靠、可敬,又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立足新时代,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前进,办好思政课,我们就要直面问题,回应挑战,破解难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科学性(学术性)和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因此,要善于挖掘和剖析政治性背后的学理性依据与思想基础,善于用逻辑严谨的学术性话语讲政治,用学理讲好政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理论夯实学生的政治信仰。
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包含着一整套逻辑严谨、体系严密、充满美感的知识体系,有科学认知、科学方法、科学规范、科学思维和科学品质。同时也包含着一整套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有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价值追求、价值信念、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价值目标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之中,在知识探险、方法启迪、思维训练、逻辑推演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传递信仰,播种信念,阐发价值理想与追求,把“有意义”讲得“有意思”。
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建设性,它以明德引领风尚,以崇高理想信念塑造灵魂,以饱含家国情怀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人,在学生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构建起美好的精神家园,完成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具有批判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蕴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理性质疑和批判精神。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积极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弘扬正气,也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立场坚定地批驳谬误,驱除邪气。
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理论课,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造就人、塑造人,使其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同时又具有实践性,关键是学懂弄通做实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实践能力。所以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做崇高理想信念的践行者、奋斗者。
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环境、场景复杂多样,其差异性很大。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目标与任务又具有统一性。因此,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在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统一要求,以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充分照顾到教育对象、环境和场景的具体性、差异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做到靶向施教,精准用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在议题设置、内容安排、场景策划、氛围营造、教学流程的控制及教学过程的驾驭方面起主导作用,对教学质量与效果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另一方面,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者,他完全可以成为教学参与者,发挥自主学习、主动体验、探究发现、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崇高理想信念和价值体系,既需要必要的外部灌输,也需要启发。通过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链的展开过程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启发感悟中升华思想和境界。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而且包括其他课程和部门在内的共同任务。这是因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既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根铸魂方面的显性教育功能,也要发挥好其他课程和部门的隐性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盘活用好这些资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如上八个统一,既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又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同时也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它是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现实针对性,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提供了根本指针,意义重大而深远。
(李永胜: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原文刊发于2019年03月21日光明网理论频道版
报道链接:http://share.gmw.cn/theory/2019-03/21/content_32666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