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西安交通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教学培训结束

日期:2020-06-22 18:08 浏览量:

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西安交通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瑞杰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了“维护公平与正义”的大标题,开始了新的一堂课。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参加支教临行前的教学培训期间,这是他在初二年级教授的第三次政治课了。“如果没有附中领导、老师的全力支持、悉心教导和对我们的足够信任,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向这些优秀的孩子们进行授课,为我们未来的西部支教工作进行实战准备。”张瑞杰在课后颇有感触。

支教团成员与交大附中兴庆校区教师合影

和张瑞杰一样,已经站在讲台上开始尝试授课的还有其他11位支教团“战友”,这一切都源于支教团成员返校后开始的教学培训安排。6月8日至6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的12名同学进入西安交大附中,参与到听课、备课、授课、班级团建活动、教研活动、监考等多项教学任务中,全方位体验一线老师的日常工作,领会学习中学教育的基本运行体制。

为了让12名支教团同学在短暂时间内了解基础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能力,交大附中根据同学们所选的科目,选取了初二年级教学名师、学科骨干等12位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与支教团12名同学结成对子,一对一为同学们进行专门指导。从授课节奏、教学重点到教学方法的尝试、与学生增强互动的技巧,附中的老师们尽己所能、倾囊相授,使支教团同学们快速融入到了课堂之中。在短短的2周内,支教团12人共计听课129节,参与语文、政治、数学、物理、英语、生物等科目授课24节,参与班级团建、班会等活动6次,参加教学研讨会5次。

研支团成员参与物理学科教学研讨会

实践出真知,除每天与结对导师进行备课讨论,进班旁听外,支教团每晚都会召开线上会议,讨论这一天的培训感想,会议次数达11次,累计时长达20小时。学生课堂反馈、教师的授课重难点、自己的授课规划感想都是引发队员们热烈讨论的主题。通过每日与导师、附中学生和支教团内部的三方面交流,大家也逐渐完成了身份角色的转变,从前期的学生视角,转换到了教师的视角,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状态,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按照计划,每位成员在2周学习之后需进行至少一次汇报课,汇报课根据导师意见与班级学习进度,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授课。现场授课不仅是对两周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一个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差距,总结经验、方法,为支教授课做准备的最佳途径。尽管时间短、任务重,支教团成员仍积极求教导师,认真备课,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授课内容结合,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双重创新。医学专业的李锐颖同学在讲解生物课神经系统时,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急诊科实习中遇到的真实病例;法语专业的徐玥莹同学在解释英文词汇时,引入了一些法语词源的知识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李强同学则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融合了丰富金融知识的班会课。

支教团成员完成汇报课之后,结对导师们也对支教团同学的授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闫小英老师表示,支教团的成员们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较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学生们在支教团小老师们的课堂上也都能紧跟课堂思路,并进行及时反馈。张宇老师则鼓励支教团成员,要在支教地多多关爱和倾听学生,要让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基础上能够学有所得。

教学培训总结会

两周的集训帮助西安交通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走出大学校园,走上中学讲台,扎实学习、开拓思路,完成了从一名青涩学子到一位合格教师的蜕变。6月19日的总结会上,交大附中宋晋安副校长肯定了支教团成员们两周以来的教学实践工作,并鼓励和建议支教团成员树立目标、调整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西部教育作出更大贡献。王建军老师嘱托支教团成员:“希望大家能够在支教地依然坚持自己任教的初衷,让自己的师德师风影响孩子,始终坚定地一直走下去。”校团委副书记李利波老师表示:“短短的两周,支教团全体成员产生了很大的蜕变,希望支教团之后与附中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扶贫、教学培训等多方面展开多领域合作”。

在未来,支教团成员们也将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支教初心,坚持努力奋斗,把自己的青春汗水浇灌在祖国西部的土地上,为孩子们的进步,为祖国西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
图片: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
编辑:彭碧仙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