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西安日报】燕连福、周祎:7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9-10-23 11:21 浏览量:

中国自古以来就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的变化。从改造、利用自然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再到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1949年至1978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尚且比较落后,亟待恢复国民经济,改变一穷二白的现实状况,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问题。1957年毛泽东提出,“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我们的新国家。”这一时期,通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变荒山为良田,变草原为良田”,成为发展生产的基本思路。

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强调治山治水、植树造林,通过兴修水利和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在水利建设方面,开启了被誉为新中国初期四大水利工程的治理海河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工程和治理黄河工程,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林业建设方面,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1958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再次指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他将发展林业视为一个了不起的事业,反复强调农、林、牧三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由此开创了塞罕坝由荒漠变绿洲的征程、新疆戈壁变沙漠绿洲的序幕,林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2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的首次世界人类环境会议。根据会议的内容,1973年8月,我国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有力推动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总体目标的过程中,虽然破坏自然、毁林造田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兴修水利、发展林业建设,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的主要手段,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978年至201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也非常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探索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和进展。

一是确定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97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同年12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环境保护法工作汇报要点》中提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这是党中央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确立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战略方针,并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政策。199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将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与此同时,1979年通过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开启了法制化道路。

二是可持续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思路。1994年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与行动方案。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明确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充分表明了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断向前推进。

三是将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目标的高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了党章,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理念层面,确立了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

在制度层面,强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概念,明确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完善举报制度和社会监督等,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系统性的制度安排和保障。

在实践层面,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同时发布实施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7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生态保护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森林覆盖率不到9%,改革开放初期为12%,如今达22.96%;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5.7%;逐步建立57处国际重要湿地、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000多处湿地公园;从1956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成立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文化遗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多种类型保护地全面开花;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林进而沙退,穷乡变富地;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2018年缩减至273.69万平方公里。就环境质量而言,2007年,水质符合和优于III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61.9%,十年后增长到78.5%,全国重要江河湖泊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6.9%;2005年—2015年来, 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年际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 波动幅度较小, 多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了大幅下降,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城市绿地面积、公园面积连年走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52.1%提升至97.7%。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从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也由此积累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把其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放在一起,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性,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其次,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不同阶段基本国情为依据调整和丰富生态文明建设指导理念,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十八大以来,集全党智慧创造性地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再次,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以最佳路径推动全国各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不断推进能源革命、实现绿色生产、完善绿色治理。

次之,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成熟、从分散到系统、从纷乱无序到有的放矢,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优越性。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激励约束、引导管控作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推进“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风险监管机制。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依靠人民、发动群众,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民间环保组织、企业单位积极性,加强国际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与借鉴、深入开展国际合作。

——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着力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战略,科学概括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逐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等内容,为推进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现阶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尤其要集中优势兵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才能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

在接下来的攻坚克难关键阶段,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着力点。

第一,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第二,全面快速推动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一手调整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布局,一手用绿色生活方式倒逼生产方式转型。

第三,优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对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等严峻问题各个击破、重点拔除。

第四,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保持高度警觉、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能力,确保万无一失。

第五,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加快铺开改革举措、及时归纳积累经验,不断纵深发展。

第六,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支撑环境治理系统工程,推动和引导建立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七,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长远发展,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以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原文刊载于2019年10月22日《西安日报》7版

报道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19-10/22/content_402213.htm?div=-1

文字:马克思主义学院 燕连福 周祎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