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办,西安交大世界之光全球治理协会、西安交大书画协会以及西安交大文物爱好者协会承办的“印”证丝路——丝路沿线城市地名篆刻展近日在交大博物馆开展。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曾经,篆刻印章还随着丝路文化的交流从中国传播到了西域,出土于我国西北阳关的一枚“丝绸之路印章”便是最好的印证。
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年,终南印社副社长伏海翔先生历时半年刻了86枚印章,将古丝绸之路沿线19个国家的86座城市名字,以中国篆刻的艺术方式呈现出来。
此次展出的印章共三部分122枚印章,分为古丝绸之路沿线19个国家的城市名称印章86枚,在古代丝绸之路一线有卓越贡献的张骞、班超、玄奘三位主要人物的姓名印3枚,以及世界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印章33枚,均以中国篆刻的艺术方式呈现,融丝绸之路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
展览时间:2018年7月4日-7月30日
展览地点: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外文楼博物馆2层)
7月中旬,伏海翔先生还将亲临博物馆,为你讲述丝路印章背后的故事,带你体验印章文化的无尽魅力。具体时间地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