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晚,崇实书院党总支在主C306教室开展本学期党课专题第三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占虎为各位党员带来“腐败治理与廉洁意识自觉”专题报告。

刘占虎通过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入主题,并强调新时代的青年在担当时代使命时,应当自觉树立以“事”为中心的做事思维,进而辅之关系型的分析思维,实事求是看待问题。他认为“廉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新时代青年应具备的现代公民意识。廉洁是先进性的前提和保障,青年学生需要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中,自觉理性地看待复杂性的腐败问题,以高度的观念自觉和廉洁意识争做新时代有为好青年。
刘占虎从“治理腐败的若干消极认识”“共产党究竟为‘谁’代言?”“古今中外反腐败的政道差异”“‘法—纪—德’之同心圆治理结构”和“全面从严治理腐败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五个方面进行专题辅导。他讲到,不论是基于政绩遮羞的“反腐自黑论”基于政治偏见的“权利斗争论”,还是基于私利维护的“反腐过头论”,都是影响人们认识全面从严治理腐败的错误舆论。青年学生应该从学理上科学认识“腐败”的内涵和本质,善于对狭义腐败和广义腐败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还要善于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维度理解当代中国实施全面从严治党和科学治理腐败的战略意义。
刘占虎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理腐败的实践历程和显著成效,讲述了新时期优化政治生态过程中需要攻克的难题。他结合典型案例指出“期权腐败”的危害性和复杂性,提出以“法”-“纪”-“德”为整体架构的同心圆治理方案,其以人为本的机理、由内而外的功能、隔层化的问题处理和协同治理的方式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科学有效治理腐败应从多方位对策入手,协同发力。刘占虎从权力场域、党内生活和个人生活这三个角度分析了全面从严治理腐败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指出“制度反腐”“过程防腐”和“文化倡廉”一个都不能少,要通过协同并举,来实现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目标,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

经过此次讲解,同学们对腐败问题和廉洁意识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就相关热点和疑难问题积极与老师交流、分享学习感悟。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刘占虎以“秉公为民即正道”作结,同学们心中的明规守纪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对党的纪律作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