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迁陕跨世纪,仁术丰碑满甲子,在一附院热烈庆祝迁建60年之际,肾移植科也迎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里,一附院器官获取组织(XAOPO)于2016年9月16至17日成功实施了3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案例,使医院实施DCD案例突破300例,达到302例。

我国于2010年启动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经过一附院申请并与省卫生厅和红十字会共同努力,陕西省于2011年7月成为第二批试点省份,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一附院组织完成了我省实施DCD相关的系列规范、流程等,并于2011年12月15日肾移植科完成了陕西省首例陕西籍器官捐赠及移植手术,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如今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已经开展了近5个年头,医院共完成DCD 302例,捐献大器官909个,实施肾脏、肝脏、心脏、肺脏移植842例,捐献和移植例数位居全国前列。先后参加了5批全国协调员的培训工作,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DCD工作的培训和讲座,接收了全国35家医院来一附院的专项学习和参观,对于促进我国器官移植水平的提高,创新供体器官来源,引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扩大移植学科及一附院在全国的影响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附院DCD工作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红十字总会及移植学会和国内外移植届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已成为我国DCD器官移植工作的引领和示范单位。
5年多来,在学科带人薛武军教授的领导下,一附院器官移植的医生、协调员等医务工作者顶着巨大的压力,全力以赴、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艰难的工作当中,不辞辛苦跑遍了三秦大地所有二级以上医院,进行器官捐献的宣传工作,在器官捐献的道路上不忘初心,不断勇往前行。一附院根据开展DCD工作的经验,建立了政府主导下的红十字会协调、医院组织、科室协作、团队实施的组织体制;首席专家负责下的潜在捐献者主治医生、器官捐献协调员、器官评估医生和器官获取医生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工作模式;标准流程制度下的潜在捐献者疾病评估、终止治疗、死亡判定和器官获取及分配的实施规范,从而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组织体制、工作模式和实施规范三位一体的OPO组织和DCD实施体系,极大促进了DCD工作的开展。

目前我国的器官捐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捐献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等待移植患者的临床需求,相信经过我们的大力宣传和不断努力,随着社会的广泛理解、参与和支持,我国的器官捐献事业一定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会有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摆脱病痛、重获新生。中国移植事业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