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实践在路上】“梦聚长安 致敬青春”——C9高校大学生实践访学夏令营圆满落幕

日期:2016-07-18 08:19 浏览量:

随着习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古丝绸之路被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实现战略发展过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引导优秀青年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战略,主动投身两个一百年的奋斗新征程,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开展第六届C9高校大学生实践访学联合暑期实践。

7月5日,C9高校大学生实践访学夏令营开营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召开,西安交大团委副书记梁辉老师宣布开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各个高校师生共同观看了西安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录片并参观了我校西迁博物馆,感受了交大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西迁精神。经济与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宋丽颖老师亲切的与来自C9高校的优秀学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联系,鼓励同学们肩负历史使命,将用民族的发展壮大来评价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宋希斌老师为同学们作了题为“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及时代价值”的报告。让大家明白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丰富是理论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与时俱进是党永葆活力的保证。

在聆听了老师们的谆谆嘱托后实践访学的第二站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这里,用思想的蜕变致敬建党95周年,用青春的行动践行庄严的诺言。在延安大学,李生策老师讲授了“习近平与延安精神的传承”理论课程,多层次的介绍了延安精神----坚定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更有精神上的鼓舞,同时也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中国人民选择习近平同志的必然性,以及延安精神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更加清晰“两学一做”的践行目标。寻访革命先辈故居,观看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延安精神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因为革命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因为逆境下的不断抗争、因为困苦中的顽强拼搏,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延安精神不仅是党的精神,更是中国脊梁的精神,是民族富强的精神驱动。

带着对延安精神的时代理解, C9高校大学生实践访学夏令营的同学们走进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与医院团委陈阳静书记和王蜜蜜副书记以及各志愿服务队的负责老师的座谈中,同学们对迁建60周年的第一附属医院这座“杏林明珠”有了直观而深刻的了解,通过对获得全省五四青年集体奖的邓景元康复义诊志愿服务团队,致力于全省乳腺疾病保健预防的王建生志愿服务团队,以及最贴近于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蒲公英志愿服务队的交流学习中,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陕西历史博物馆之行是此次夏令营的最后一站,同学们在宗濂书院团工委书记梁博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颇负盛名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在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特匠心而发出惊讶的叹息的同时,古都西安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也在同学们的心中更加完整与立体。

相聚短而情长,结束访学的日子,同学们在宗濂书院分享交流为期一周的实践访学体会。来自复旦大学的杨明洁同学在实践感悟中写到“与来自天南地北的国内顶尖高校的同学们相聚于此,这份难得的友谊和记忆,将会永远停留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我们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必将更加用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望有朝一日不负平生所学服务社会”。浙江大学杨超同学在实践访学的分享中讲到“正是因为相聚短才更加珍惜,认识的人,走过的路,看过的书都将是我们人生宝贵的财富,而与各高校同学们共同的短暂经历必将成为自己思想与行动新的转折点,感动于西安交通大学师生的热情周到,感恩于党给老百姓创造的幸福生活。”

最后,梁博老师表达了对各大高校衷心的祝福、对C9高校大学生实践访学夏令营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C9高校的师生共同衷心祝愿实践访学夏令营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下去,为更多优秀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学习和践行的成长平台。

文字:宗濂书院
编辑:董 喆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