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新生明确大学学习生活的目标,建立学业和职业规划意识,9月27日,宗濂书院邀请到了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医学部副主任吕毅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宗濂书院2017级新生带来了题为《游刃于繁芜,潜心于静修》的讲座。

“一份遗书,两个故事,三个抉择,四大贡献,五个创新,六个设计,七种梦境,八点希望……”吕毅教授从自己参加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队的故事讲起,将自己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的成长经历娓娓道来。毕业后放弃进入心血管外科的机会而选择最能为病人服务的急腹症外科、为将因狂犬病不幸去世的患儿遗体妥善处置而深夜奔走于村落、在转移地震伤员时“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故事在震撼人心的同时,也让初入医学世界的新生们感受到了一位医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谈及创新意识时,吕教授提到了自己在学生时代对手术方法创新的思考,以及导师对自己的鼓励和支持。吕教授谈到,现在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青年学子正成长在一个指点江山的环境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吕毅教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磁外科、腹腔微小机器人、手术语音图文记录系统等一系列创新技术,以及“外科梦工厂”这一“医工结合”创新实验平台,将同学们带入了科技创新的殿堂。

在讲座最后,吕毅教授向2017级新生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同学们都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同时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要有作为一名交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当代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与培养。短短两小时的讲座中,吕毅教授用小故事点明了大道理,也引发了同学们对于“树立何种目标与理想”“如何做出人生抉择”“怎样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