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机械学院硕6001党支部举行主题为“中国基建——港珠澳大桥与工匠精神”的组织生活会。校党委统战部部长张定红、组织部副部长张莹与机械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张敏参加会议。
会议从港珠澳大桥简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中国基建及工匠精神三方面展开。港珠澳大桥位于广东省伶仃洋海域,设计建造过程申请了逾400项专利,完成了工程建造史上的奇迹。港珠澳大桥亦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对大湾区发展有象征意义。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代表中国的基建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同时建设过程中也体现出设计建设者们精益求精和勇敢且细致的工匠精神。
张定红表示,大国重器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中国如今之所以有这样的超级工程的诞生,离不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奋斗,离不开制度保障。作为西安交大的学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精神,充实自的思想,进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之后要发挥才干,认真投入工作,将西迁精神发扬和继承下去。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张莹表示,希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志们不仅要从理论上学习,更要将工匠精神运用于未来的就业实践,将在交大所学知识运用于世界科技前沿,运用于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把交大人的西迁精神传承下去。
张敏表示,超级工程的完成需要宏观的构想、扎实的学科知识沉淀、多学科的交叉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即工匠精神,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这几方面都是应该学习培养的内容。未来的组织生活会仍然要紧扣实际,紧密联系研究生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同学们从学校带走美好的记忆,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机械学科的研究生党员表示,要把这种工匠精神融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去,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田飞以中国天眼为例,讲述了中国电科的工程师们经过一年努力攻克了世界性的反射面板的拼接难题,为我们展现出伟大背后的艰辛。李聪明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中国的设计师们经过自主创新,不仅完成了400余项专利的申请,更是为类似的工程积累了经验和技术。李鑫表示,超级工程离不开基本技术的积累,从基本的零件到装备,需要工程师静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