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社会网络与社会治理”研讨会开幕式在西安交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下称“实证所”)承办。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教授,前美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国际著名社会学家杜克大学林南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暨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首任主席、清华大学罗家德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贾毅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实证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暨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席边燕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树茁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翟学伟教授,教育部青年拔尖人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茂果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梁玉成教授,吉林大学王文彬教授,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社会学系陈文泓副教授,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马晓彬博士,人文学院副院长李黎明教授、杨建科副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李姚军教授以及实证所社会学系全体教师及博士生,还有来自全国各地40多所大学的300余名师生出席本次开幕式。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自2006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年会,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在2013年承办了国际社会网大会(INSNA Sunbelt Conference)的中国分会。社会网与关系研究历史悠久,且在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领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实证所教授刘军主持,他向参会人员介绍了社会网与社会资本大会的发展历程,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西安交通大学席光副校长致辞,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参加本次会议。席光副校长结合中国当前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强调了社会变革研究的重要意义,肯定并鼓励西安交通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他谈到,交大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专门设置有关处室以全新的理念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

边燕杰教授代表本次会议承办方——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向全体与会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多个“新亮点”,如参会人数上的突破和会议形式的多样性。本次大会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会的同时,还开办多个工作坊、圆桌会议和分论坛,希望为参会者提供一个分享成果、交流讨论的平台,促进国内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

前美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国际著名社会学家、杜克大学林南教授上台致辞。林南教授肯定了中国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的发展,并对与会者寄予厚望。林南教授以“社会资本:趋势与发展”为题发表演讲,精练地介绍了社会资本的定义、测量与当前研究,重点讲解了当前社会资本研究的几个方面:社会资本与组织(志愿组织)、社会资本与健康、社会资本的国际比较研究、社会资本与经济、社会资本与关系等,并预测了社会资本未来的研究趋势。在演讲的最后,林教授提到“Lots of Data Coming”的时代就要来临,鼓励在座的社会学学者和同学们积极拥抱大数据,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树茁教授作了“社会网络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还是社会比较?”的主题演讲,运用最新的广州市农民工调查数据,从社会支持与社会比较两个视角,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李教授还在演讲中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演变历程、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方向,并对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的合作提出了新的展望,期待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清华大学罗家德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社区的行动与干预研究”的主题演讲。罗教授从自组织与自治理的视角,介绍了四川茂县杨柳村的社会学实验和北京大栅栏的社区营造实验,并介绍了以此为基础的多项研究成果。在会后的采访中,罗家德教授回顾了社会网络大会的创办过程,并介绍了对社会学重要议题的看法,罗教授认为当前的社会学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应该加强专业性和实证性。中国社会学界应该不拘泥于社会学传统的研究范式,要深入调查、多发现、多思考。在研究方法上,不仅要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还要结合物理学方法、动态网模型等方法,利用大数据解决当代中国以及世界的现实问题!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作了“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的特点、问题与未来趋势”的主题演讲,张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相关的大型调查和研究领域,并对当前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的特点做了精确概括,重点提出了当前相关研究的问题,并对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的未来趋势做了展望。他重点强调了边燕杰教授倡导的关系社会学有可能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也许是探索和推动中国社会学理念、中国社会学学科方向、社会学的中国学术流派的一个可能的突破口。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翟学伟教授发表了“‘伦’抑或‘关系’:从中国看,还是从西方看”的主题演讲。他从社会学、东西方不同文化视角,分析了“伦”或“关系”的深刻内涵,重点阐述了伦的社会学含义和伦的社会学定。最后,翟教授总结了东西方两种社会的不同文明特质,他提到,儒家思想的构建更倾向顺应并强化和规范社会中个体的差异性来得到一种社会建制,而西学则想通过设立一套平等或正义的理念来改造这样的社会,翟教授的文化角度分析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据悉,本次会议较以往的年会有以下的亮点:首先,本次会议内容丰富,会议主题“社会网络与社会治理”契合时代脉搏。其次,本次会议形式多样,采取了分论坛、专题对话、圆桌会议和工作坊等形式,不仅很好地达到了会议的目的和预期,也为来自各地各单位的参会人员提供多种方式和渠道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最后,本次参会人数超过平常年份的人数近一半以上。并且在大会投稿阶段以及注册阶段首次采取了会议网站自主投稿、自主注册、自主缴费的新形式。
本次会议的承办方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是西安交大“985”三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实证所在创建之初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一是围绕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具有战略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政策导向的实证研究,建设智库,建言献策;二是推动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以关系社会学为学术主攻方向,在全国独树一帜,参与和推动一级学科社会学的理论创新;三是搭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高地,广泛延揽和着力培养实证社会科学人才,组建实证社会科学群,成为西安交大相关学科发展的推手。
成立五年多来,实证所研究团队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省级项目和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著作15部,国际期刊(SCI和SSCI)论文30篇,国内期刊论文15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33篇,获教育部论文三等奖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著作一、二、三等奖各1项,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从趋势上看,国家社科重大重点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国际期刊论文、国内权威期刊论文均实现零突破,每年稳定增加。
本次大会多家媒体与会采访,中国社会科学网和陕西传媒网对本会议进行了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网:“社会网络与社会治理”研讨会在西安交大开幕
报道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1607/t20160713_3120219.shtml
陕西传媒网:“社会网络与社会治理”研讨会在西安交大召开
报道链接:http://www.sxdaily.com.cn/n/2016/0713/c508-5934929.html?plg_nld=1&plg_uin=1&plg_auth=1&plg_nld=1&plg_usr=1&plg_vkey=1&plg_de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