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主题报告会

日期:2018-05-23 18:46 浏览量:

5月21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前资深外交官、卫生部外事司原司长宋允孚应邀来校作“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主题报告。副校长席光,国际处处长贺长中,宣传部副部长李重,三百余名交大师生以及来自省内兄弟院校的一百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就业创业中心主任郑旭红主持。

报告开始前,席光副校长会见了宋允孚。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国际化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培养推送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是高校直接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支点,也是西安交大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宋允孚从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的重要作用,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胜任国际组织工作的创新人才三个方面做详细阐述。他首先介绍了国际组织体系以及中国自签署联合国宪章以来在国际组织中的发展,并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例,结合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帮助在场师生了解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工作方式,理解全球领导力——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国际规则的制定权才是制度性权力。

针对西安交大为代表的理工科优势明显的综合类大学,宋允孚提醒与会师生:除了政府间国际组织(IGO),还应特别关注在国际组织(IO)中占比88%的非政府组织(NGO),这其中有3344个科技类组织,中国目前只参与了1189个,中国科协正在努力推动在更多中国人在行业协会学会中发出中国声音,并邀请更多国际组织总部落户中国。

宋允孚介绍了许多在国际组织工作的中国籍领导人,讲述了先辈在《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扬》中贡献的中国智慧,梳理了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变迁和当前作为。他讲到,中国从没像今天这样重视全球治理,世界从没像今天这样对我国寄予厚望,中国从没像今天这样接近舞台中心,世界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倾听中国声音。但是当前,联合国中国籍职员人数不足500人,略高于总职员人数的1%,甚至未能进入国家排行前十名;高级管理人员位列5个常任理事国之末,甚至不及德日。按我国所缴会费,中国籍职员的人数远低于合理范围,仅达下限的50%。输送国际人才,为中国发声,此事已到达紧要关头,刻不容缓。

未来,对于大学生而言,实习是进入国际组织开拓眼界的好机会,联合国也是将实习生培养作为培养未来全球领袖的重要管理制度。宋允孚解读了联合国招录人选的原则标准和渠道路径,推荐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对国际组织实习全额资助的利好政策,鼓励大家按照全球治理人才的标准提升自身能力。对于学校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他也给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宋允孚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他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同学们以启示,分享身边的感人事迹给同学们以激励,并鼓励同学们应该锲而不舍的努力,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宋允孚十八岁留学,曾在美国、法国等地进修,获得联合国英、法文语言证书;有四十年外事工作经验,曾在国际组织任职14年,参与非洲援外、双边合作等工作。近年来,他将毕生经验总结出书,撰写了国内首部专著《做国际公务员》《国际公务员与国际组织任职》,合著《新编公务员外事礼仪》,致力于为中国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宋允孚已为国家有关部委和高校讲座数百场,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实践导师、专家顾等,2017年宋允孚已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学生职业生涯导师。

【延伸阅读】

西安交通大学高度重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工作,2017年成立了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就业和国际交流的校领导任副组长。就创中心、研究生院、教务处、国际处、校友部、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联合协作,从人才培养、政策支持、信息服务、职业指导等方面共同开展工作。

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总是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的舞台也活跃着西安交大人的身影,有出任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的任明辉校友,有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张正辉校友,有在联合国总部秘书处担任高级编译官的黄文新校友,有在联合国总部新闻处担任全球媒体伙伴关系管理的谌芳校友等。

从2016年底开始,学校就通过举行研讨会,开展主题报告、分享活动,建设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专家库、加强信息服务,为辅导员和学生编写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指导手册,将国际组织内容加入职业规划选修课内容,成立专门学生社团等积极推进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两年来西安交大已有八名同学签约到国际组织工作,来自外国语学院和法学院的六名同学到联合国总部实习,几十名同学参与各类国际组织论坛及志愿者活动。

文字:就创中心
图片:就创中心
编辑:腾飞工作室 郑淼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