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研究生热烈讨论《开讲啦》西安交通大学专场节目

日期:2018-05-21 11:33 浏览量:

5月19日晚,《开讲啦》西安交通大学专场在央视开播。主讲嘉宾陶文铨院士从学生到教授,亲历了交大西迁历史,见证了交大稳步发展,他用自身经历对交大青年、中国青年的成长提出了殷切期望,用西迁精神鼓舞新交大人努力奋进与传承。陶院士的演讲引发了研究生群体的热烈反响与强烈共鸣。

能动、经金、管理、理学、数学学院组织研究生集中观看节目

前沿院材料物理专业党支部书记刘畅激动地说,国之大师,心向往之,谆谆教诲,必不能忘,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份子,老教授们无私奉献的西迁事迹让我们为之动容。西迁精神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上,无时无刻不鼓励着我们勇于担当、勇于拼搏、专注学业,为交大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当将西迁精神牢记于心,将西迁精神发扬光大,勇于担负起新时代的重任,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能动学院硕6018支部陆韵伊同学说道:“六十二年前,一张特殊的乘车证载着西迁老教授从上海来到西安,扎根西部,一呆就是几十年,他们为西北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西迁老前辈,成就了今日的交大。作为交大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对这些老前辈们心怀感激,秉承西迁精神,做好西迁新传人,在交大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经金学院硕7147班杨淑燕同学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老教授们背井离乡,带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来到了西安交大的校园,从扎根西部到建设西部,从建设西部到发展西部,一步步,都离不开西迁老教授们的无私奉献。在如今的新时代新征程,西迁精神需要我们新一代来继承、去发扬!作为交大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西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电信学院硕7059班班长张家钰同学说,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干部,我们没有理由在困难面前退缩,应当积极攻坚克难,在科研岗位上洒下自己每一滴汗水。以更好的投入到未来祖国的建设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械学院硕7010罗朝鹏同学深有感触:“在他们心里,国为重,家为轻。集体最重,个人最轻。一张意义重大的迁校令,一群开拓西部高等教育事业的领路人。从上海到西安,从徐家汇到兴庆宫,62年西迁路,西安交大人凭借西迁精神在黄土高原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吾辈定当牢记西迁之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争做优秀交大人!”

人文学院硕6069、6070党支部杨金钊同学说到:“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卓越精神是陶院士他们那一代西迁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当也必将铭刻于心。‘前事之不忘,后代之元龟。’所谓鉴往知来者,不有资于当代,则无以豫将来。在开启新时代伟大征程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一辈交大人来说,就是要传承好‘西迁精神’,要以敢为天下先的历史担当,自觉自为地为西安发展、西部建设、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贡献智慧。”

研究生在宿舍自发观看节目

医学部硕6093班党支部王燕同学表示,79岁的陶院士激情澎湃的演讲带领我们穿回到了60年前,想象着他们面对的举步维艰和咬紧牙关的执着追寻,我们流泪,我们感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为他们的不忘初心,才有了我们眼中无比钟爱的西安交大这颗西部明珠,我们骄傲,我们感恩!作为西迁精神的传承人,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用我们的信仰和初心实践好、传承好西迁精神,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公管学院研究生张宁同学也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挥手华亭,心系家国事业重。牵手长安,汉唐风骨起华容。千秋万代,回首风光西迁路。难忘初心,气吞山河中华梦。”

最令电气学院硕6037班秦铮同学难以忘怀的是,当大屏幕上出现陈大燮教授的雕像时,陶文铨院士在一侧深深地对着大屏幕鞠躬。“发自内心的尊敬令人动容。那是对先辈付出的崇敬,是对科研事业的推崇。这不关乎你的身份,你的年龄,或是你身处在何地,这是一种继往开来的精神,一种对先辈奉献的感激。这也正是陶文铨院士‘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的表现。陶文铨院士是西迁精神的弘扬者与践行者,是我们交大人的榜样与骄傲!”

法学院兼职辅导员博1757班的刘桢同学谈到:“‘西迁大树上的叶是老教授们,我是长出来的小叶。’陶教授用生动的比喻,将自己的个人发展与学校事业、国家、民族命运牢牢的关联在一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成长在西迁精神感召和鼓舞下的新一代交大人,应当努力学习、增强本领,继续以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争做祖国西部不断成长的‘西迁新叶’。”

生命、管理、能动师生在延安参加“走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研修营活动期间集中观看节目

生命学院硕7109党支部颜浓志同学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其实是在告诫当代的知识青年,在科学上要立志高远,要紧追时代的步伐。而在实际行动上,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便是如此,要立志高远,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命运同祖国时代的命运相结合,才能履行当代知识青年的职业,实现我们的价值。”

管理学院研究生赵丹阳同学被节目深深地感动:“在看这期开讲啦之前,对陶院士的印象是‘世界级大牛’‘院士’,但在这期节目之后,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可爱可敬、精神矍铄的‘70后’科学家。陶院士对学术研究的饱满热情深深感染了我,从西迁初期的艰苦求知到现在动力不竭的源源探索,陶院士‘学到老活到老’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动。作为新时代交大人、新时代西迁精神传承人,我认为我们这一代应该传承老一辈交大人对国家、对学校、对科研的热爱,用更加纯粹的精神、更加努力的付出,做好每一件事,承担好自己的每一份责任,不负前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人居学院博1756班倪向南在收看节目后感慨道:“陶文铨院士务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严谨的科研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和感动,像这样的老先生至今都奋斗在学校教学科研的第一线,都在为国家为学校事业努力拼搏,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作为一名西安交大的博士研究生,我将在今后秉承西迁精神,在保持政治正确的基础上,将全部精力放到科学研究工作中,为交大的建设和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工学院研究生冀丰偲同学表示:“‘70后’的陶爷爷精神矍铄,娓娓道来那段西迁岁月,用优美的年轮,编成一册散发梧桐幽香的日历,这是历史的征程,这是未来的新篇章!就像一颗种子,灌注着老一辈雨露阳光,沐浴着西迁的光芒,它深深扎根于黄土地,成长,成材,繁衍生息,世界一流!”

文字:研工部
编辑:程洪莉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